学会区分感受与想法对沟通很重要,我经常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想法又不一定是事实,所以很容易谈不出效果,甚至还会谈僵。我们要知道告诉对方我们的感受,而不是想法。
一、 什么是感受?
感受---就是感觉,是人类共通的,自己内心真正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猜测,别"加戏"。 "感受”是说出自己内心真正需要而不是猜测,如难过,伤心,失落等。
学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学会去提出一个可执行的要求。
例如:我感到…是因为我需要… 你感觉…是因为…吗?
1、我感到愤怒,是因为你用了我们的方案到外面询价 。
2、你感到伤心,是因为你觉得他们忽视你,而且利用了你的善良,对吗?
二、 什么是想法?
想法往往是一个很片面的东西,很大程度是基于你当下的情绪和感觉,是感性的评判,所以这往往很容易引发对方的愤怒。通常以片面的词回应对方的真诚倾诉。有时候明明我们知道,但为什么还是没法做到,这就是因为想法是不用去刻意思考,大脑一般会以最轻松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因此我们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并非真实感受。"想法"当成“感受"会招致愤怒。意味着指责、下定义,评判,是不尊重,也是把责任推卸给对方。
让人生气的想法有:抛弃、攻击、背叛、责怪、批评、羞辱、恐吓、遗忘、辜负、操纵、误解、疏忽、高人一等、有压力、贬低、敲诈、抑制、威胁、欺骗、不受重视、被利用。注意这些词前面都可以加一个“被”。
例如:就因为我从农村来的,你们在暗地里嘲笑我。
三、 为什么容易用"想法"代替“感受"?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常常会被灌输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如父母会用男子汉、勇敢等的字眼去压抑你内心痛苦或委屈的感受表达。正因为长时间对个人感受的漠视和压抑,会让我们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就隐藏着个人感受,而逐渐将想法替代了我们的感受来表达。
想法和感受差别很大,但日常人们很容易就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喜不喜欢、好不好等等,给对方的谈话内容下定义、下评判,却很难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悲伤、难过、无奈之类。
四、 区分“想法"和"感受",让所有人回归事物本质。
想法:我觉得你不为别人考虑!
我觉得这样不公平!
我感觉到我是无关紧要的!
我被你们冷落、忽视!
感受:我感到很难过。
我感到很伤心。
我感到很失落。
我感到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