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包含理解、表达、肢体动作在内的综合表现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不从小培养,就会错过敏感期,让成年后的表达变得不自然,甚至缺乏勇气。
口语交际训练,既有课堂上的刻意练习,也有平时言语举止当中的指导,甚至包括对上课发言的刻意聚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低段,侧重于讲故事能力的培养。中段,侧重于口头分享与演讲能力的培养。高段,侧重于演讲与辩论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口语表达,是从模仿开始的,而在低段,讲故事是模仿表达的最好的方式。故事容易吸引人,儿童容易从讲述中获得成就感。故事需要有理解的讲述,儿童能从讲述中发展思维能力,故事在表达时有明显的节奏的情感,也是口语训练的好材料。
讲故事训练的要点,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构故事,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在讲故事训练中,一定要避免儿童背诵故事,而要鼓励儿童讲清楚故事的经过与高潮。并且,不要在乎细节处的失真。有时候,细节处的失真,正是故事的重新创造处,自有其意义与价值。
中段开始,把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能够向别人讲清楚,就成了训练的关键。
高段则以演讲为主。同时,根据进度带入辩论。演讲也好,辩论也好,核心是“思”,是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思辨、反思、思想,日常生活的内容,既覆盖到了班级生活,也覆盖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当然,更连接起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教师的价值,就是创造这样的一个空间,一个场域,让学生或许稚嫩的思想,有一个练习或展开的时空。
在观念上,要避免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变成纯粹的形式训练,脱离了生命与生活,而要努力的恢复训练本身的生活化与生命性,让儿童充满激情的投入口语交际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