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年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十八、蒸枣花(蒸年馍)。60后记忆着儿时过完腊八,乡亲们磨好面,劈好柴,准备蒸年馍了。

那时,村里三个大蒸馍笼,排好号,提前五天泡发面扎头儿、发面。发面是最显示家庭主妇能耐的好机会,面发得如何,看蒸出来的馒头就知道了。把和好的面团连面盆一起放进麦桔堆,捂上棉被,偎好。估摸着时间,守着面团发酵。面团发不好,蒸出的馍不宣还发酸,俗称:“死面馍”。

男主人负责修锅台,烧火。面发好了,放一挂小鞭炮,腾出手的街坊听到炮声,过去帮忙蒸年馍。也是主妇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好看的花馍会得到四邻的赞赏。

女主人将发好的面团倒在案板上,凭经验,娴熟的流程抓几把白面粉撒到面团上,适当加碱水,揉均匀搓成条儿,折成折再揉,来帮忙的主妇们轮换着揉。她们身体前倾,肚腹抵着案板,一前一后全力地揉面。如此三番五次,循环往复,直到面团摸着光滑,看着光泽,用刀将条状的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块,多部分揉成圆馍和方馍。其它就是各式各样的杂粮馍,花馍(糖包、红薯包、枣花馍、动物形状馍等)。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年馍是招待客人的主要食材。乡村的腊月是在大蒸笼里热火起来的,特别是大年三十前几天,整个村子被袅袅炊烟笼罩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馍香,让人不禁陶醉在越来越浓的年味儿中。

主妇们专注地揉面团、蒸年馍,闲话不多。顽皮的孩子总想搭把手,摸摸面团。第一笼白白胖胖的蒸馍出锅了,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等不及的伸手抓一个,被烫得龇牙咧嘴,一边吹一边吃,乐得合不拢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幼稚着我的幼稚 时间的长脚踏进腊月,吃过五豆饭,喝完腊八粥,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家家打扫卫生,户户购买年货...
    幼稚着我的幼稚阅读 8,758评论 53 46
  • 来到这座城市快四年了,也去过了挺多地方,那些创意园,那些有名的景点,还有一些城中村和老城区,我说等我走遍这座城市的...
    甜苦瓜阅读 4,125评论 3 7
  • 夜静独行晚袖满影婆娑儿时蛙声伴云淡天见阔 夜里很静,一个人形单影只,很晚走在那小路上 袖子被风吹得满满的,很是凉爽...
    板凳扫地僧阅读 2,920评论 0 0
  • 每个少女总会有那么几个令人遐想的白日梦:拥有一片宽阔的绿地草原,辛勤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牧场物语;又或者沉淀在蛋糕的甜...
    假药君阅读 3,904评论 0 1
  • 阿吖和木子分开了。 阿吖和木子相识已经快五年了,他们是在认识一周后便交往了,是一见钟情,在一起三年,因为中途分分合...
    阿离o阅读 3,5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