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积极主动

image

给你讲个故事

“烦死了,周末又要加班!”

“猪一样的队友,拖后腿啊~”

“我只能这样了!”

经常听到吧?描述的事情或许是事实,但我们“只能这样”未必是事实。

你知道吗?二战期间,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

关进纳粹集中营基本就意味着死亡。在死亡面前没得“选择”了吧?

其实并不是,弗兰克看到集中营里有些人不仅或活下来,还变得很坚强,甚至每天用玻璃片刮掉胡子,高贵地面对苦难。

他深受感染,决定“选择”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唱歌搞活动,与集中营的囚徒们一起度过难关。

战争终于结束了,弗兰克也最终走出了集中营,他写了一本著名的书《意义的呼唤》,他在书中说: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消极,就是把苦难的责任推给命运、基因、环境,然后怨天尤人,寻找心理宣泄,面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消极,就是在抱怨中臣服于困难。

史蒂芬.柯维说,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第一个比逊建立的习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就是从“环境决定论”手中一把夺回“选择权”,就算看上去再不可能,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哪怕一点点,都是浮出水面,游向岸边。

如何积极地获得主动权?

1.在刺激与回应之间,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别人说什么,不急于回应,特别是否定,思考30秒,把你的快思考切换成满思考,把情绪交给理性和价值观。

2.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
口乃心之门户

3.减小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你关注的总统竞选,房价涨幅,这些你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改变的是努力赚钱让自己增值,实现一个个小梦想。


image.png

总结

从依赖期到独立期最重要的一个习惯,不给责任推卸给命运、基因、环境、积极掌握主动性,用“选择的自由”,对自己负全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