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回家了,正好赶上疫情,但是过完年之后还是得回来上班呀,各个城市有各个城市不同的政策,于是回到工作的地方之后被强迫着要求在家隔离。是真正的在家隔离那种,门口要贴上封条,连去走廊呼吸一下半新鲜的空气都不能的那种。
于是乎吃饭就成了问题。14天呢,不能下楼,不能出门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好歹是过年陪着亲妈过的亲妈,总是怕吃不好睡不好,不管你多大了,她都是最惦记你的那个女人。于是妈妈给准备了许多口粮,包括两大包方便面,两把挂面,两棵大白菜,若干土豆洋葱,等等便于存储的蔬菜。还带了二斤猪肉和一斤牛肉。要知道现在肉很贵的,这么多肉已经算价值不菲了。顺便还给买了一罐午餐肉罐头。很怕14天吃不好,饿瘦了怎么办呢?
事实证明妈妈准备的很多,我基本上14天努力的吃啊吃,大约消灭了一半儿吧,方便面只吃了一袋,午餐肉还没有动,直到两个月后的今天才吃了它。
对于午餐肉,模模糊糊的印象大概在小的时候,似乎是七八岁吧,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叔叔带了一罐午餐肉。封装在一个铁制的罐头里,开启的时候,要用一个像螺丝刀一样的小起子,卷上一个位于罐头上面的小铁片儿,不停的卷,才能够打开。那个时候就觉得午餐肉简直太美味了,也可能是从来没吃过吧。一直赞叹世上怎么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那个时候物质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吃个午餐肉还是很少见的,叔叔其实也不是自己买的,他是个司机,随着弟子队到处走,一年要走几万公里吧,午餐肉大概是他的口粮省下来带给我们尝一尝。当时就特羡慕他的工作。
后来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感觉从味道上,午餐肉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但是从情感而言,午餐肉应该算是个好东西了。所以每当出远门,总是要备一盒的。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杂志,大概是在新疆还是西藏的人写的,当时他描述那边的生活其实很艰苦,也没什么可以吃的,无非就是饼干和午餐肉罢了。具体的他还干了些什么,不太记得了,就记得这句话,作者的本意可能是描述生活的艰苦,或者是抒发当时心情的情感,那时候太小也不理解,就是一直非常的纳闷,为什么他们说午餐肉算是没什么好吃的呢,有午餐肉的生活还要追求什么呢?
现在午餐肉已经不稀奇了,毕竟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是比之前要强了许多。但是很多东西它的味道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脑海中那一段回忆那段时光,那些人那件事,甚至有些时候看的书已经不记得了,只记住一个无关紧要的情节,每个人的接受是与自己的背景和以前的经历和自己在意的故事相关的,我就想现在我吃午餐肉的时候会有这么多想法,很多人可能看到的午餐肉加了香精,加了防腐处理,已经不再新鲜了,营养成分和新鲜度来说都是不能够满足需求了,也不算什么好的东西。
这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吃东西并不单纯是吃个营养和味道,还要吃一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