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道老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柳曾经是少年神童,数/学天/才,保送北/大数/学系。二O一O年大/学毕业那年,忽然宣布出家。二O一八年离开所在寺院,二O二二年宣布还俗。最近又听说结婚。
说实在,最近去了一趟正觉寺游玩,忽然注意到一个事实:有很多高知成为寺庙里面的僧人。远的不说,听说正觉寺就有应/届毕/业的名校的硕/士,还有事业有成的律/师。看现在的老主持的介绍,他就曾是一位名校的教/授。虽然心里感觉遗憾,觉得都学了一身的本领却改修了别的方向,有点浪费了,但是还是觉得人各有志,追求自己的信仰也无可厚非。
然而我看了很多柳的资料,觉得他与那些遁入空门修行的高知们不同。他大概是一位一味逃避的人。
首先,他对数/学的喜爱不是真心,只是天赋。上学时,他被意外地发现了有数/学天赋,从此就被逼做数/学试/题。像很多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孩子一样,他被父母控制着学习数/学的。而真正喜欢数学的人不用逼的。我的高中学同桌就是特别喜爱数/学,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在校时,谁找她做数/学题她都乐呵呵地做,后来考上了数/学系,毕业成了高/中数/学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数/学工作。从来没听我的同桌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所以,柳考上大学后,原来的考个好成绩的目标实现后,他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更加验证了他对数/学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对大学毕业后去米国学习数/学的好条件也放弃了。这里他自己曾坦言,因为是被逼学习,觉得就像在牢笼,因此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更加说明不是真心喜爱数学,试想,真正的喜欢,才不会注意到自己是被逼学习的吧,会主动地去学吧?
放弃后他应该很彷徨,没有了方向。这时候正好才子出家比较流行,他也就随了潮流。应该说,他的遁入空门,只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这从他以后的表现也可以证明。
他在寺庙里面可以说很不适应,晚上他忘记上厕所关灯,各种体力劳动他不不习惯,甚至在里面八年,还是不太会敲木鱼。他还不知道如何与人处理关系,他觉得他在里面受欺负。他辛苦搜集整理禅宗资料,最后出书却连署名都没得到。而学诚法师出事让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本来信仰就不明确,现在更加迷失了。身体由于精神压力,越发的不好。
还是不知怎么办,就先寻找别的适合的寺庙,但是找不到,龙泉就是一个当下最现代的寺了,据说里面的僧人都是拿着IPAD使用的,别的地方更加的不适合。最后没办法,宣布还俗。但断言不会结婚。没想到过了一年,又说准备结婚了,又坦言不会生孩子。可以想象一下,生孩子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这些行为,我看到了一个立场不是很稳定的情绪化的人。他并不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
从他的经历,不能说明佛修的不尽人意,也不能说明别的什么。我只看到了一个教/育上的问题。父母望子成龙,拔苗助长。却没有教会他学习以外的东西,如心理上的成长、生活自立问题。造成了他离开学校后的各种不适应,而他选择了一步步的逃避。到后来,只好又回到了江湖。这里不得不说,走到这一步,他的父母有很大的责任,他们犯了当今天下大多数父母都会犯的错。物质上尽其所能的供应,学习上严格控制,唯独没有注意孩子的身心成长和生活处理能力,遇到逆境时的反应。
所以,对待孩子,不能光教他学文化,更重要的还要教他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应对人生中碰到的各种挫折时不退避。否则,资源再好,心理一项一切皆毁。
而且修行哪分场合?不可否认,寺庙适合静修,但人在江湖,更适于修行。在江湖上能平静心态,在哪里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