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都好

那天,姐姐给我分享了一篇李松蔚老师的文章,关于我们现在的一些问题是否是原生家庭导致的,他没有对此作出判断,分析的只是我们怎样想这个事情。我们想把错误归于原生家庭,可以,这增加了我们的自我接纳度,我们说这是我们自己选择也可以,这样能更好的作出改变。

很佩服老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怎样都好,在此念公众号里他的一个采访中也有类似的思维方式呈现,他说家长的高要求对孩子是一种祝福,愿意学习成长改变用更放松的方式要求孩子也是对孩子的祝福。

这个周一在77天赋的课程早会上,余总的一句话也让我有同样的感受。他说,周一要上班了,喜欢上班的就说太好了,又要上班了,不喜欢上班的就说太好了,又要去挣钱了。

看起来相反甚至有些人认为很糟糕的事情在更高维度的视角里总有他正面的意义,这让我觉得有些感动。

在77天赋绽放营的打卡让我获得了爱自己的一个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的练习我清理了一部分的负面信念,而我渐渐意识到,清理负面信念的方法是注入很多很多的正面信念。就像让一片荒地变得肥沃的方法不是不停的拔掉野草而是在里面中上庄稼。

我的蓝鹰的天赋开始发挥,它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确实强大,我开始把这些迁移到其他的事情当中。

孩子考的好可以开心,一个好的分数自然给到孩子学习的信心,考的不好可以发现问题,哪些没有学会,集中解决。

我有时时间跟孩子一起做事或者玩就可以给孩子爱和陪伴,没有时间陪他们就得到了自由。

我做的好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肯定,增加自信,做的不好的时候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做好铺路。

孩子愿意听我的话,我很开心,会觉得养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孩子不愿意听我话的时候我正好可以反思,练习情绪管理,放下我的权威思想,练习沟通,去找折中的办法。

孩子愿意学习的时候符合我的预期,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得到放松和空间,以便有能量去面对自己有时候不怎么喜欢的作业和功课。

那岂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变成好事,我就变成心如止水了?不是啊,练就这种正向思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程中会有反复,有挣扎,有痛苦,所有负向的体验都通往疗愈。

怎样都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