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十一章青春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读书笔记二:认知发展和学校教育1

       

青少年的思维不再把问题看成非黑即白,而是能够认识到灰色地带的存在。当然,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够达到这一阶段,有些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获得这个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使用形式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是人们已经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阶段。皮亚杰认为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时,大约12岁左右,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可以通过采用逻辑的形式原则,青少年能够抽象地思考问题,而不再局限于具体的术语。他们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实验的结果来系统化地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青少年可以进行形式推理。他们可以从一般的理论出发,演绎出在特殊情境下特殊结果的解释。就像我们在第一章里讨论的科学家一样,他们先提出假设,接着检验这些假设,这种思维与早期认知发展阶段的区别在于,这种能力开始于抽象的可能性,然后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而在此之前,儿童只能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

        青少年在形式运算阶段还能够使用命题思维。命题思维是一种在缺失具体例子的情况下使用抽象逻辑推理形式。例如,命题思维使青少年明白,如果某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正确。

        青少年使用形式运算的结果。青少年使用形式运算进行抽象推理的能力,影响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改变。他们开始向父母和其他权威提出质疑,更加理想主义,变得更好争辩。他们喜欢利用推理找出别人解释的漏洞,他们怀疑思维使他们对家长和老师的缺点感觉敏感。

      青少年在主动的寻找他们生活中对价值和公正的理解。面对质疑能力日益增长的青少年,对于父母,教师以及与青少年打交道的成年人是一种挑战。

        一些发展学家认为形式运算阶段并不能代表思维发展的终结,更具思辨性的思维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出现。发展学家又提出了不同的青春期思维发展。

      信息加工观点:能力的逐渐变化。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改变是由于获得、使用和存储信息能力上的逐渐变化所带来的,它在人们组织自己关于世界的思考、发展处理新情境的策略,分类事实,以及实现记忆能力和知觉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日积月累的变化。青少年的IQ智力保持稳定,但智力所基于的特定心理能力会有巨大的发展。其语言能力、数学能力以及空间能力的增长,使得青少年反应更加敏捷,拥有更多的信息。注意能力的增长使得青少年能够更有效地分配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同时能注意多个刺激,比如一边复习数学,一边听音乐。大概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顶峰是什么样子?)

        根据信息理论对青春期认知发展的解释,心理能力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元认知的发展。元认知是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识,以及自己认知的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让青少年更好的进行内省和自我觉知。

        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青少年的自我热衷

        青少年新发展的元认知能力使得他们很容易地想象别人正在思考着自己。青少年的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自我热衷的状态,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自己是其他所有人的焦点。自我中心主义的青少年对权威(如父母、教师)充满批判精神,不愿接受批评,并且很容易指出别人行为中的错误。

        青少年可能会发展出所谓的假想观众,对他们自己的行为给予很多关注的想象中的观察者。假想观众常常被认为总是在关注青少年考虑最多的一件事:他们自己。但是这只是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所产生的虚构场景。

        自我中心主义还导致了另一种思维的扭曲:个人神话,即认为个人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别人都不会经历。个人神话使得他们认为自己总是能够控制所有情况,而做出危险的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