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梦原自有个好老师,有个从事文化工作的环境

齐帆齐微课

前几天,夫人调侃我,没有想到读书时因书写潦草,经常被老师处罚重写,甚至记了笔记,后来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现在反而热衷于每天晚上必须坚持书法练习一个小时以上,这一练就是整整的四年时间,还加入到当地书法家协会;没想到当年的理科生,大学学医的先生,现在反而天天与文字打交道,成了本地所谓的文化专家,更有甚者,天天还热衷于文艺创作。

读小学一年级前,我们那时没有幼儿园,受大人的影响,说什么要认得钱,要算得来账,否则到街上去赶集买卖个东西就要吃亏。所以那时大人用石子儿在地板上教我认的字就是123456等阿拉伯数字,因为父母本身也没有读几句书,不懂得习字才是初始教育的基础。

听我妈妈说,她十一岁才到学校参加扫盲班读了三个月书。因舅舅、幺姨妈大了,到了该读书的年龄,外婆硬是把我妈从学校扫盲班用棒撵回去了。

我父亲那时会打算盘,没事的时候就教我走算盘棋游戏,教我算盘数数,打加法三归一。

发蒙读一年级时,我就会写数字,会打算盘加法了。而刚上语文课,教语文的那个老师很凶,在那个时候认为他人也长得丑。因一次生字听写十几个我就错了多半,被老师狠狠揍了一顿。在因而我就发誓:我就不学语文,就不得帮你学好。当时以为学习真的是帮老师学一样,就是不喜欢读书。在家里父母叫读书我就打瞌睡;在学校,老师叫读书,我半天咬不出一个字来。

而一上数字课(我们那时叫算术),我就兴奋起来了。因为那时数字老师一是年轻漂亮,说话温柔,二是她又教我们音乐(记得当时课排表上写的是唱歌),歌唱得非常好。一首《红梅赞》唱下来我至今都印象如初。

因对老师的偏爱,导致学习上也就严重偏科。一至三年级,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我数学基本上都是九十九到一百分,而语文只有二三十分。当然因为写字课也是语文老师在上,从小就叛逆的我,写字也自然写得一塌糊涂。

一直到我小学四年级,语文数学老师全换了,教语文的是廖远秋老师,数学是谢洪宝老师。

我记得四年级上第一节语文课上,廖老师搬抱来了十几本书,每本书里面提前都有折叠的地方。他打开书告诉我们,这些书里面都有他写的文章,并且正在写一本童话小说呢。他把他过去写作获得的好多好多奖状念给我们听,当时我们简直就羡慕极了。

廖老师问我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分享他的成果?全班同学当然都大声回答“想”。廖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多读书,积累多了也能当作家。然后把他写的文章(主要就是以童话故事为主)包括其他一些故事书发给大家。一周多下来,廖老师带来的十几本书在班上几乎交流了一遍,而课本上的课文一课都没有上。但那时我就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读书。甚至在想,假如我也能写文章发表出来,那该有多好呀!

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毕竟基础太差,好多字都不认识。但廖老师鼓励我,并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查字典。慢慢的,书读得多了,考试成绩也从三四十分到五六分,到小学五年级毕业(我们那时是小学五年制)时,我语文考了79分,数学99分,是我们村小唯一一个考上区重点中学的学生。

上中学后,虽然我语文成绩一直不是很拔尖,但喜欢到图书馆去借课外书看。每天晚上打了灭灯铃后,学校教室寝室都必须灭灯。我为了看书,便买了个手电筒偷偷捂在被子里看。也正因为如此,读初二时我眼睛就搞成了近视。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的一席话把我吓到了:千万不要趴着看书了,否则你的视力还会下降,甚至有可能失明。现在想来知道医生是善意的吓唬,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钻在被窝里看书了。

虽然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了,但读课外书的兴趣依然没有改变。

上高中后,因高一就分文理科。按当时老师宣传的科技兴国,加上我数学化学一直都还不错,只是物理课成了我的弱项,但我毅然选择了读理科。后来,课程多了,作业多了,高中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了。大学又选择了学医,小学时朦胧的文学梦就比夭折。

小时候,文化娱乐活动不多,看电影成了我们最大的期盼。只要电影队下了乡,不管再远都要跑去,甚至这个村看了,还要跟着跑到另外一个村去看一场,哪怕放映的片子是重复上一场的,我也依然乐在其中。

中学阶段,老师每期都要我们排几个节目参加五四、七一,十一或者元旦晚会。因我从小到大一直喜欢文艺表演,积极主动参加节目筹划和演出成了我最好的兴趣。大学时,当上了学生会的宣传部长,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性活动,自己也常常创作并表演小品、快板、相声等语言类文艺节目。

2005年,当时我在一个乡镇工作,片区组织赛羊会,要策划一场文艺演出。工委书记听说我对文艺感兴趣,便请我担任整个活动的总导演。正因为那次活动,我被县文化局相中,当年就抽调到参加中国光雾山红叶节开幕式演出。2007年正式调文化局担任文化股长,再后来担任分管文化副局长。时间长了,跟一些文化人在一起接触久了,不知不觉的又燃起了文学、文艺创作的欲火,开始做起文学梦。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1)1941字,累计1941字

命题文:关于文学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