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晴
女人爱逛街,我当然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是闲逛,没什么目的。所谓的逛街,一定是逛服装店,当然偶尔也可能逛珠宝店。
逛街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一般都会约个伙伴同行。边逛边聊,逛的是悠闲,聊的是心情。逛街,很多时候都会空手而归。因为常常逛,经常买,而服装的变化显然跟不上女人购买的步伐。即使想买,带着目的去了,可总又找不到心仪的目标,要么颜色不对,要么样式不够新颖,要么不适合自己的年龄与肤色,要么就是某处细节不够精致……总之,想要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 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太难了;四个字,非常得难。
只要逛街,一定要进店,进了店,店员的热情不一而同。
第一种:视你不存在型。你进店,她连招呼也不和你打,把你当空气,视你不存在。她要么在看电视剧,要么在玩手机,头也不抬。店肯定不是她的,老板雇来的员工吧。这种态度也好,自己随便看,不受其扰。
第二种:傲视群雄型。这种在高档商场较为普遍。看似得体的时尚工装、(一般是专柜的某一款)描眉画眼的妆容和品牌的底气,让她有些许的膨胀,好像她就是那个品牌的代言人,其实,不过是个打工妹。你逛到了她工作的专柜,她两手抱膀,斜着眼把你上下打量一番,从你的穿着打扮分析她有没有可能从你这里拿到一些提成。如果她没看中你,好了,你自由了,随便逛。假如你觉得某件衣服还行,问她价格,她以冷傲的口气,从嘴角扔出一句“5000多”。当然 ,如果你看上去是个珠光宝气的富婆,那她就会殷勤备至,是另一副样子了。
第三种:张嘴惹你不高兴型。你一进店,她上来就问:“想买件什么衣服?是外套?还是裙子?”姐只好告诉她:“没什么目标,随便逛逛。”难道她不是女人吗?她不知道女人逛街,很多时候只是“逛”吗?
第四种:盲目推荐型。你进店,她说:“想要什么衣服?帮你推荐一下。”你在前面走,她在后面很随意的提溜出一件,说,这件衣服挺适合你。你一看,大妈穿的。自己心里嘀咕,我有这么老吗?讨厌!过一会儿,她又提溜出一件,“这件卖的挺好。”你一看,最讨厌的颜色。然后,摇摇头,笑笑。两次之后,你还有逛的欲望吗?
第五种:热情过度型。我们这边有个品牌连锁店,店员就属于热情过度型。你进店,她们按次序排队接待顾客,轮到谁上场,谁就跟在你后面,全程喋喋不休。无论你已经表达的多清楚,自己随便逛逛,没什么目的。她依然热情地推荐。姐,试试这个,这个挺适合你。姐,试试我们的大衣吧,搞活动,划算。姐,你有空吗?替我们试试这件衣服,不买不要紧,试试。看来,她们的老板给她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让顾客试穿,试穿多少件,没关系,也许总有一件能让顾客满意。比起前面那几种类型,这种显然是热情过度了。她们的热情,让你没机会自己去挑选,不胜其烦,只有尽快逃离。
第六种:不卑不亢,适时推荐型。显然我最欣赏的是这种类型。你进店,她和你打招呼:“来了,随便看看。”你和她点头打招呼,逛的时候,她又适时地说一句,“有喜欢的,可以试穿一下。”你回应,“行,你忙你的,有喜欢的,我找你。”如果真碰到你喜欢的样式,她会根据你的身材,给你找到合适的尺码。而对于不同的颜色,你拿不准哪个更适合你,(其实,你自己心里有倾向的颜色,你也知道你比较适合哪种颜色。)你问她,你觉得哪个颜色更适合我?她说,我觉得这个浅色适合你,你的肤色……而她说的,恰是已有专家给你讲过的,肤色与颜色的搭配要领,这样的情况,成交是很可能的了。
买衣服其实是需要缘分的。有的衣服,你会一见钟情,觉得各方面都顺眼,衣服和人需要有缘。其次,顾客和卖衣服的店员也需要有缘分。这个缘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员和顾客一开始的几句交流。能不卑不亢,适时推荐,而又会推荐。店员需要对顾客的肤色、年龄、气质、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也就是说,得打有准备的仗,瞎蒙乱撞,成功的几率就像买彩票吧。
古人讲“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店员的销售之道如此,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