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闹情绪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但是想询问和帮助孩子缓解情绪的时候,家长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因而收效甚微。
今天,我们就推荐给大家一篇文章,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走出一些误区。
「有情绪」和「发脾气」是一回事吗?
No !不是一回事。
打个比方,「呼吸道感冒」和「咳嗽」是一回事吗?不是。前者是一种状况,后者是这种状况的外显表现。同样,「有情绪」是一种状态,而「发脾气」是行为表现,是表达情绪的方式。
通常,我们会认为「有情绪」和「发脾气」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说法。正因为这个混淆,我们在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进退两难:既认同「接受情绪」的理念,又不可能接受无理取闹的行为。
分清二者的区别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基础概念:接受情绪 ≠ 纵容行为。例如,我们接受孩子生气的情绪,不意味着允许摔东西或打人的表达方式。有了这个区分,下一个问题就简单了。
安抚情绪
就是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吗?
No !绝对不是。
对孩子有益的情绪调节手段,既不是允许他摔东西或打人,也不是立刻答应买玩具、吃零食,甚至不是马上说「好了好了,那就再下一盘棋吧,这次让你赢」。
所有这些做法都有一个潜在的危险:让情绪越来越依赖于外部,而不是依靠内在的调节能力。
可是不满足他,他就会有情绪呀?
是的,得不到满足,就会本能地不高兴,而这正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这时我们绝不是要躲避孩子「有情绪」的状况,而是要在孩子有情绪时,帮他恢复平静。
这就像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一直帮孩子躲避感冒,但在孩子得了感冒后,我们要有办法帮他康复。
哭闹算不算「不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
哭闹,实际上是由两个行为组成的:哭 + 闹。
先讨论「闹」。「闹」也分为不同情况。
一种情况是,「闹」的行为具有真实的破坏性,比如摔东西或打人。这时当然要及时阻止行为,但更重要的是在阻止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什么:
是觉得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还是「我知道你很生气,我会帮助你」?
更多情况下,孩子只是在态度或言语上「闹」,比如他会说「讨厌你」「打死你」,但这并不具有实质性的破坏。对孩子暂时的恶劣态度进行阻止甚至批评,不会对他有任何帮助,只会导致更强烈的对抗。
有人会担心,假如不及时阻止恶劣态度,那终有一天会演变为真实行为。事实恰恰相反,真实行为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情绪没有得到缓解,反而遭到各种说教和指责,最终被激化到失控的程度。
当孩子态度恶劣、出言不逊,他其实是在说「我很不舒服」,因此我们最重要的回应是「镇定的关爱」——既认真关心、又不紧张焦虑,比如「是吗,这么生气呀」,「就是哈,真没想到」,「嗯,我知道,来抱抱好吗」,或者什么也不用说,只要认真地看着他并点点头。当然这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很高,既不能慌,更不能被激怒。
对于「哭」,已经有过很多讨论了。
很多文化(包括西方文化)都从小教育人们「不要哭」、「不该哭」。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错误(尽管很难改正)——假如能哭得更多,那么我们自己制造的悲剧就会更少,因为:哭,是人类天然的、健康的、不具破坏性的释放情绪、进而恢复平静的自我调节方式。
帮孩子调节情绪,最重要的就是要允许孩子哭。需要强调的是,除非情况特殊,否则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哭——允许孩子哭,并且平静而关爱地陪在他身边。
我已经做到了接受情绪和陪伴
孩子为什么还是哭个不停?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我们接受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尽快「不哭了」。(这个......难道还应该是别的目的吗?)
正确的认识是:接受情绪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释放情绪;更好的释放之后,结果自然会「不哭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安全地、安心地、痛痛快快地哭够,而不是尽快停下来。
还用之前那个比喻:「有情绪」就好比得了感冒,「哭」就好比咳嗽。我们急于让孩子不哭,就好比盲目止咳。我们知道,有些药物只是单纯阻止了咳嗽,并没有从根本上治疗感冒。吃了止咳药,表面的咳嗽症状消失了,就以为感冒好了,这种误解是相当危险的。
还有一些关于情绪调节的要点,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更加概括地描述一下:
调节情绪,并不是一下子把情绪关掉,而是让情绪的强度逐渐下降。再有效的手段,也都是「调节式旋钮」,而不是「切换式开关」。
与上一条同理,情绪在失控爆发之前,通常都有一个逐渐积累并加强的过程。假设情绪的爆发点是 10 ,那么如果我们在情绪积累到 5 的时候就开始帮助调节,是否会更容易一些呢?
因此我们应该更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在爆发前及时提供帮助,而不是等到爆发后才不得不去救火。
调节情绪的方式中,肢体接触(拥抱、抚摸等)、目光、表情和语气的作用,要比语言大得多。过多使用语言,往往会事与愿违。
聚焦心情,而不要陷入具体事情的讨论(比如「究竟发生了什么」「该怎么解决」等等)。
在孩子的负情绪基本平静下来之后,适当激发正情绪,比如用游戏引发笑声,会帮助孩子更快、更彻底地从情绪中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