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最悲催的莫过于,18年踩坑P凸P,19年高位买房又碰上高利率,20年降薪失业…再来几个大概就能集齐七龙珠召唤神龙了。
玩闹归玩闹,不拿群众开玩笑。回归正题,前些年买房的不仅房价处于高位,连房贷利率也属于高位站岗,新增房贷利率一降再降,这些背着存量的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某位网友2019年买的首套房,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点数,当时基准利率为4.85%,固定加点数为1.275%,合起来房贷上车利率为6.125%。
尽管随着基准利率的下调,目前5年期LPR降到4.3%,但该网友适用的税率还是在5.575%。而现在新购首套房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减点,有些利率已经降到3.7%,和存量相比,利率差不多低了两个百分点。
若是以贷20年100万为例,按上述存量与增量利率来算,等额本息下存量房贷每月要多还1000元左右,累计还款额要多20万(假设利率不变),小一套首付款没了。
尽管是按当初的合同办事,但两相对比,心理不平衡也是人之常情,因此不少人开始呼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或者开始提前还贷,甚至走存量房贷置换的路子,减轻压力。
其实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不是没有先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减轻大家的还贷压力,上面下发文件,果有银行带头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从原先的8.5折下调至7折,也就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七折。
有这个先例,那至少再提起来就不是天方夜谭,但想要真正实施起来,现在的阻力可比当时大得多。
众所周知,房贷利率的调整,最直接关乎的是银行利益,银行存贷间的净息差是其主要盈利来源,下调存量的贷款利率,银行减少净息差,无异于是把吃进嘴里的肉再吐出来。
2008年当时全市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98万亿元,而现在截止2023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到38.94万亿元,涨了整整13倍。粗略来算,利息浮动一个百分点,当时银行一年可能只需要损失300亿元的利润,而现在却需要损失3900亿元的利润,对银行来说,肯定肉疼。
但现在存款利率下调,定存利率进入“2时代”,银行负债成本减少,传导到资产端,也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调的动力。
另外6月21日《经济日报》刊文,房地产周评板块中提到:适当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可能成为工具箱中的备选方案。
官方媒体喊话,确实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能否落实,还得看实际态度。
说到底,现在的很多压力,都是当初的头脑一热。在经济高增速、房价高增长下,不少家庭掏空积蓄,外加几十年的贷款,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给自己疯狂加杠杆。繁荣时经济增速能覆盖住成本,然而当经济回归常态,收入和房价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增长,甚至倒退,这时才发现当初的杠杆都是现在的枷锁。
其实生活中,不管是买房还是做投资,总能看到买涨不买跌的情况,羊群效应下,不买怕继续涨,后面买不起;买了又怕跌,担心买亏。这对应着人性的贪婪与恐惧,避免盲从和跟风,除了冷静思考,还要考虑自身情况,在加杠杆和投资时,就要先预料到失败的后果能否承受。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行差踏错一步,可能过几年还能缓过来,但一步错,乃至步步错,连踩几个坑,可能连勇气都被消磨殆尽。年轻时吃点亏不见得是坏事,反而可能转换为动力,但随着年纪渐长,不管是身体还是拼劲都有所退化,在选择上也就更求稳,这时候降低心理预期,反而不容易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