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周一,晴,7至16度
以前有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大学生辩论赛,央视头牌小生撒贝宁、非诚勿扰的嘉宾主持陈铭,都曾获得过这档节目的最佳辩手。可我读了《孟子》后,发现孟子简直就是辩手的祖师爷。他虽然讲道理时,气势磅礴、情深意切,可面对世人抬杠似的发难,也会诡辩。
《滕文公上》篇,陈相将神农学派许行的话转述孟子听。许行以为,贤明君主应与民众一起种庄稼,自己煮饭,吃完再去治理朝政。现在滕国有粮仓钱库,以盘剥百姓来奉养自己,这怎么能叫贤君呢?
孟子就问陈相:“许行一定要种出粟米才吃吗?陈相答:“是的。”
孟子又问:“许行一定要织出布才穿吗?”陈相说:“不,许行穿粗麻编织的衣服。”
孟子问:“许行戴帽吗?陈相说:“戴的。”
孟子问:“什么样的帽?”陈相说:“白色粗绸布的。”
孟子问:“是他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是用粟米换的”。
孟子问:“他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妨碍种田。”
孟子问:“许行是用瓦罐煮饭、铁器耕田吗?陈相说:“是的。”
孟子问:“这些是他自己制作的吗?”,陈相说:“不,是用粟米换的。”
孟子说:“用粟米换用具的人,并没有盘剥陶工、铁匠;陶工、铁匠也用自己所造的用具用来换粟米,难道这是盘剥农民吗?许子为什么不兼职做陶工、铁匠,干什么要不厌其烦地与各种工匠交易?陈相说:“各种工匠的工作,本来就不能兼种庄稼。”
孟子说:“那么治理国家的人就得兼种庄稼吗?有君子的事务,有小人的事务。以一个人的生活来说,各种工匠制品都不可缺少,如果必须样样自己做,那会使天下人活得疲于奔命。所以有劳心者,有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受治于人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被人养活。”
孟子并没有直截去反驳对方,而是一步步诱导,将对方引入自己的“瓮”中,说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话,就一把揪住此话柄,进行直击。此时,对方只好哑巴吃黄莲。辩手在辩论中必须思路清晰、头脑灵敏,能有条不紊地将对方绕晕,看着他一步步落入圈套,举手就擒。
孟子与弟子交谈是极随和、极自由的,弟子可以提一些尖锐的问题。有一次弟子彭更就问孟子:后面跟着几十乘车,身边随从几百人(孟子车队的阵式很大),让诸侯养着你这一大家子,不觉得过分吗?
孟子说:不合乎道义的供养,一碗饭都不接受,合乎道义,舜从尧手里接过天下,都不过分。
彭更说:“士人没做什么事白吃人家的,是不可以的。”
孟子说:“如果世人之间不交换劳动成果,农民就有剩余的粮食,女子就有剩余的布匹。相互交换,工匠就能从你那里换到吃的。现在有一个人,道德为人表率,尊奉先王礼仪,并以此扶持后进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吃的,你为什么看重工匠,而轻视君子呢?
彭更说:工匠本来靠手艺谋生,而君子谋道不谋食。
孟子说:你又不是按他人的意图来付酬劳,而是根据他人为你付出的劳动来付酬劳。若按他的意图,那有人扒了你家的瓦,污了你家的墙,以此来向你谋食,你也给吗?
彭更说:“不。”
孟子说,所以你也认为应按一个人的实际贡献支付酬劳。君子以行道来服务社会,他们“得食”,与农民生产粮食,妇人织布而“得食”一样合理。
孟子雄辩能力真是过人。孔子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而孟子唇枪舌剑、伶牙俐齿已完全不是孔子理想君子的模样。毕竟孟子所处的时代已与孔子时代大不相同,他若不舌战群雄,儒家早就会被百家的口水淹没了。
因要起早做粿,怕睡过头,一晚上都没睡踏实,四点半就起。幸好起得早,没想到做粿的工序如此繁琐,量又比平时大。所幸很成功,有点得瑟。
可能是起得太早,一整天都没精神。夫今天又去催老屋租户搬家。租户说,刚从隔离点出来,马上去找房子。每次嘴上都答应好好。我与夫说,下周再催,直接叫他搬走腾屋。
市里解封,到了种牙第二期的手术时间。现在出县审批手续麻烦,这牙又不能拖,唉,烦死了。
今天用难度最大、口感最好的蒸种法揉面,鼠曲草量比昨日大,颜色也比昨日深,皮的劲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