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晚饭后,女儿的智能手表“滴,滴,滴”发出一长串响声。女儿嗖地跑过去,打开班级同学微信群,就开始哈哈大笑。这在我家是常态,小学生们经常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好笑的消息。
女儿笑得前俯后仰,还是觉得不够解笑,她是定会读给我们听的。女儿一边读一边笑,在我这边是听得不够真切的。没法,只好一把抢过来,图片的左边是一段文字,右边是手拿板砖的孔老夫子,看那眼神恐怕是阴鸷的。左边的文字我如实记录如下:
子曰:打架用砖乎!不宜乱乎!照脸乎,使劲乎,乎不着,再乎,右手乎完,左手乎,板砖乎断,用鞋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起乎,不亦乐乎,乎着,往死里乎,乎不死还乎,乎死者,英雄也,乎不死,拉倒也,你明乎,不明乎?明乎则已,不明乎拿砖照已脸乎,一乎则明。
我不知道家长和老师们看到孩子们这样“恶搞”孔夫子是何感受?是不是有人想拿板砖敲他们一敲,呵呵!你们会阻止他们吗?会批评他们吗?会觉得他们不务正业,尽干些不正经的事吗?
我反正是不会的,我会跟他们一起笑一笑,孩子们干“正经事”的时光将非常漫长,现在还是要干点儿不那么正经的事,才像是个孩子。
我记得初中学过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意境很美,描写的内容惬意悠闲,晚年遭受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再次读到这首词恐怕会热泪盈眶。可这样一首词被学生们改成这样了:
昨夜饮酒过度,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宿,
误入操场深处,
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
这样的改写完全是冲着搞笑而去的,内容确实有些不雅,但在这里我暂且不讨论这个,我想讨论的是“改写”这种行为。起先我只是依稀想起这首改写词,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去网络上查找了一下,不想真找到了。我惊异于在我的学生时代互联网还远没有出现时,这样的改写词是如何广泛传播的,只能说“搞笑”的力量太强大了。
在这里我想引入一个概念“游戏力”,游戏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游戏中学习的孩子是快乐的,成长也在不知不觉中。小孩子的游戏力非常强,但随着成长,接受了“正统”的学校教育后,游戏力逐渐变弱,以趋于无。我们身边的大人还保有游戏力的人很少,很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处于低龄段的小学生尤其热衷于这种改编游戏。
女儿小时候我买过一套书《游戏力》(两册),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的作品,当时只看完一本, 另一本还没读,这也是个遗憾。虽然书的具体内容我已经没法记得那么真切,但我切实明白了游戏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了怎样重要的位置。
现实生活中,我观察到老师们在赛课比赛中 ,经常设计一些小游戏,这样的课堂学生更活跃 ,学习氛围更好。其实这只是游戏的一点儿附带效果,学生们之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更活跃,学习氛围更好,是因为游戏是他们熟悉的方式,喜欢的方式,是他们擅长的方式。
最近我在看李娟的《春牧场》,这本散文集里有一篇文章《沙吾列漫无边际的童年时光》,在广袤的荒野里,沙吾列没有朋友 ,他只能跟自己玩。沙吾列自创了三个游戏:第一:骑马;第二:过河;第三,烤馕。这些游戏不知你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一个游戏“骑马”,沙吾列是骑在门口的大石头上,我们是骑在爸爸的背上,扫帚上,或是竹枝上,“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句诗就是明证。这个游戏是一个很锻炼身体的游戏。第三个游戏“烤馕”实际上就是做饭游戏,沙吾列是哈萨克人,他烤馕饼,小时候我们用瓦片、木棍“煮稀饭”“炒白菜”,而现在的孩子,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了用树脂做的精美的食物,我女儿有一大堆各种小点心,有中餐,也有西餐,她还有一大堆各种小瓶子,这是她玩做饭游戏时必需的。还有些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广场玩迷你小厨房,十块钱玩一次,老板的生意异常火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孩子们不约而同都喜欢做饭游戏,这是为何?“民以食为天”,孩子用他们清亮的眼睛观察,然后在游戏中学习。最后说说第二个游戏“过河”,沙吾列对着假想的河流,艰难跋涉,不时摇摇晃晃,险象环生地呀呀大叫。无独有偶,女儿小时候也设计了过河游戏。小区里面和外面铺设了深的和浅的颜色的地砖。女儿说深颜色的是河岸,浅颜色的是河水,河水里有鳄鱼,只能踩深颜色的地砖,不能踩浅颜色的地砖,不然就掉进河里被鳄鱼吃了。自从女儿设计了这个游戏后,我们就没法好好走路了, 只能跳来跳去。偶尔我一分心,一走神儿,小家伙立刻“幸灾乐祸”地大笑,开心地说:“妈妈被鳄鱼吃喽!”我没能想明白为什么女儿和沙吾列会设计如此相似的过河游戏。但在这个游戏中 ,小孩子大概能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路不能随意走,你得遵循一定的规则,不然会有危险。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孩子像沙吾列和我的女儿一样,但我真的觉得这不是个例。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是否支持孩子的游戏,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从没人告诉过我们这个游戏是谁设计的,但我可以大胆的猜测这个游戏一定是孩子设计的。这个游戏在跑动中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结互助意识 ,当鸡妈妈还可以培养责任意识。多么好的游戏,多么好的学习方式。
看起来恶搞孔夫子和李清照的孩子们,其实没有任何恶意,他们也只是在游戏。我们不要阻止他们,更不能批评他们,我们能做的是陪他们一起笑,然后帮他们弄懂原文,再帮他们改得更工整些,去掉不雅,增加趣味,也许他们会有另外的一种收获。
当我们再次听到“子曰:打架用砖乎!” 请别生气,请别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