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走出程式化的轨道,不再是吃饭、上班、睡觉,不再重复每日上班的道路,也不再一层不变地从那一条路下班回家。偶尔变换一下路线,就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偶尔地放慢节奏,才会发现路边的花在慢慢地开放,然后果实也一点一点成熟;如果再慢一点,还可以静静地坐在大树的荫凉里,看一朵朵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再聚。
北方的秋,与南方老家的不一样,这里可以静静地享受那一份空旷辽远,而不是阴雨绵绵。我生活的小城很小,小到只有三条南北通透的大路和一条小路。小路在小城的西边,滨临着美丽的水库,水库西岸有连绵的山。天气好的时候,从小路走路回家,就可以欣赏到夕阳西沉晚霞漫天。
选择那一条路去上班,主要是看早上出门的时间。如果早一点出发,我便会走西边这条远一点的小路,有时会遇见湖面雾气氤氲,朦朦胧胧,很美;如果时间不太紧的话,则会走稍近的青春路,这样可以顺道穿过公园,看晨光穿过树梢照耀在青草地上,闪亮清新;当然,如果时间较紧,我则会选择最近的迎宾路,匆匆而行,看到地往往也是匆匆而行的身影。
这些天,班级群里开启了慢生活体验,慢生活体验一经开始便倍受同学们的推崇,自己也很乐意参与其间。
今天的内容是“ have an infusion ”,盛家丫头给出的图片上显示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她在群里也已注明“泡一杯茶”。不过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还有“输液”等意思,先不去管那么多,就来泡一杯茶吧。
来到办公室,距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正好可以完成“泡一杯茶”的打卡活动。
个人认为,既然是要开展一项活动,就应该有一定的仪式。仪式可以是隆重而繁杂的,也可以是普通而简单的。单位条件有限,只好一切从简。不过,依然不敢省却洗杯、温杯、洗茶这些基本程序。
茶杯,是已经伴随自己整整十年的老杯子,上面有部队院校运动会留念的字样,落款是二O一一年九月,带手柄的普通直筒紫砂杯,磨砂黑漆面与银色杯相配,个别小地地方已然磨损,露出金属的银色来,杯体的另一侧是一幅兰花图,图旁以行草字体写有“淡泊明志”四字。我十分喜欢这个已经陪伴我十年的紫砂杯。
茶叶,是上次回家时老同学绍明送给我的家乡特产“古丈毛尖”,这是一款纯手工原生态的绿茶。古丈毛尖始于东汉时期,唐代即以茶芽入贡,曾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一九八二年入选我国十在名茶,一九八八年获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我喜欢这茶的清香味道,以及蕴含于其间的家乡的味道。
然后便是洗杯与泡茶了。将茶杯认真清洗两遍,擦干茶杯外的水渍,然后从储茶罐里抓一把“古丈毛尖”置于杯中,到单位饮水机处往杯子里“灌注”一点温水,再将茶叶放入杯中,之后再注入开水。这过程,可以看到茶叶随着水柱在杯中上下翻腾,香气也就一点一点溢开了。张开鼻翼,深深地吸一口,神清气爽啊。
有事没事,放慢工作生活的节奏,泡一杯茶,然后,慢慢地品味这其中的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