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住在农村,我所在的那个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由不同的姓氏组成的一个小村庄,不像那些用姓氏来命名的村子,我们的村子就叫文村,我个人认为是个很文雅的名字呢,至于为什么取的是这个名字,我也不知。
曾经我们村子是很热闹的,小时候我最喜欢农忙的时候了,因为每到农忙时都会放一个叫“忙假”的假(我觉得是因为老师也要回去忙,没空教我们,所以干脆把我们放了),那期间大人们都会相互去为邻居帮忙干农活,而各家的小孩子们就聚在一起玩各种好玩的。在那期间,男人们就去田里干活,女人们就在家里煮饭,就像农村里摆宴席那样弄得很丰盛。而我们小孩就会时不时去偷袭下厨房(去偷好吃的),有时大人们会把我们撵出去,有时又会好心的赏给我们点儿吃的。总之,那些天就像过了个年一样(只是没有过年钱)。
那时,村子里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各各都隐匿在山野中,只能在远处窥其屋顶。那时的交通也不方便,班车也很少。我们那儿每月都会有几天专门去镇里采购的日子(我们那把这个日子叫做“逢场”,去镇上赶集就叫“赶场”),在逢场当天,集市上就会有很多人来买东西和买东西。家里大人们都会背着背篼去赶场,我那时也很喜欢去赶场为了买好吃的和好玩的,但大人嫌我麻烦总不带我去,随着年岁的增长才渐渐消减了赶场的兴趣。而现在却无比怀念那种去赶场时欢呼雀跃的心情了。现在上街买东西太寻常了,已经失去当年那种兴奋的感觉了。
这十几年的变化真的好大。曾经办喜丧事是为了图个吉利,吃酒的人拿袋维维豆奶都能当礼金,现在却要几千上万,现在仿佛什么事都能办个酒席,往来情谊只剩下相互请吃酒了。
曾经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家里几兄弟都会和老人在一起过年,大人小孩齐聚一堂,好不热闹,大家也都会用几天的时间来准备年夜饭。而现在过年就仿佛跟平常一样,不用花心思自己做年夜饭了,到饭店去订一桌年夜饭就了事了。过年仿佛就成了一种任务似的,变成了回家看望老母亲老父亲的专属日子,再吃一顿老母亲做的饭然后祭拜祖先就又火急火燎的回城去工作。很是辛酸。对于住在老家的老母亲老父亲来说,过年是看自己孩子孙儿的重要日子,那天是很开心的,却又转瞬即逝。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过年是能见到自己父母和孩子的重要日子,年后却又要离开家到外拼搏。真的是辛酸。
从我出生到现在,眼看着我的村子从贫穷走向富有,也亲历过村子从热闹走向冷清,村子条件是好了,人却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已从村子出来来到城市定居,成为了城市户口,唯有那些爷爷奶奶们仍旧扎根在农村不愿去城市。我想他们是舍不得遗弃这个他们曾共同努力过的家园。正所谓——落叶归根。
原来的家乡曾贫穷过,但未曾落寞过;现在却只剩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