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早起已经很多年,以前早起没有固定的时间点,有的时候会四点起来,有的时候会六点起来,虽然都在“早起”,但早起的效率和质量并不如所愿。
2020年09月20日开始,自己发起“在路上”早起习惯养成圈子,经过一系列实践和调整,最终把自己的早起时间点定为04:00。
我发起的早起圈子,注重的是早起之后做什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早起点。
根据自己的早起点,制订适合自己的早起计划。
因此2022年,我希望,我可以帮助52位朋友,热爱早起,以及能在早起方面变得更加优秀。
2022年,我们在“早起”的岁月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天早起计划完成情况
1、早睡早起时间点:
【早起时间点】04:00。及时率:100%。实际早起点:4:01。
(备注:5分钟之内,归为及时率100%;超过半个小时,及时率为0。)
【早睡时间点】22:00。及时率:0%。实际早睡点:22:50。
(备注:在21:50分之前休息的,及时率为100%,22:00休息的,为50%,超过22:10之后,为0)
2、早起时间段:04:00-07:00-07:30达标率:70%。(标准是:早上学习计划完成+在家吃完早饭并收拾完。)
3、早起计划:
1)、阅读一本书或者阅读60分钟。
无
2)、写作60分钟或者学习60分钟。
写作60分钟,
会听直播答疑。
4、当日早睡早起的复盘。
已完成复盘。
明日可提升的地方
分析:早起时间的利用率,偏低
改善:重新划分早起时间:
4:00-4:15
4:15-7:15
7:15-7:45
明日早睡早起计划
1、早睡早起时间点:
早起点:04:00。早睡点:22:00。
2、早起时间段:04:00-4:15-07:15-07:45。
3、早起计划:
05.12
1)、阅读一本书或者阅读60分钟。
2)、写作60分钟或者学习60分钟。
4、当日早起的复盘记录。
附加:今日好故事——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今日小故事:
《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这是个挺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文盲和儿童是不行的。
提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来”字念,什么?
答曰:念“来”。
再问:三点水右边加一个“去”字呢?
被问者至少有一半以上顿时语塞,有的甚至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有这个字?
而实际上,这个“法”字的使用频率远比“来”字高得多。
一般情况下,认识“来”字的人不会不认识“法”字。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了。
三点水加一个“来”念成“徕”,这是汉字中典型的“左形右声”字。
当你回答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后,一种思维定势便悄悄地左右了你的思路,当提问者借汉字中“来”与“去”相对应的定势发问时,你多半会立即按照“左形右声”的思维方式加以考虑,而“法”却并不念“去”,于是立即否定了这个常用字的存在。
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却又如此令人不可思议。
当然,这种“定势”必须有其成因——形成这种定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若以同样的问题向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发问,“上当”的人就几乎没有。
这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形成这种定势的
【我的收获】
这是“惯性”造成的定势,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
惟一可行的解除定势的办法,就是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Ps
大家好,
我是“在路上Ⅰ龙哥陪你乐早起”的龙哥
2022年起,乐早起第一个小目标,建立一个1000人的早起圈子,欢迎早起的朋友和即将参与早起的朋友加入。
【今日用另一组数字记录纪念父亲:64(65)-73(。)- 66 - 3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