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过无痕春欲至,我总认为南国是没有冬的, 冷的其实是春。
此刻还在季节随机播放中。早上出门是棉袄还 是短衬,纯粹看心情,反正中午都会回到夏天 。但趁着夜幕带来的轻寒,凑上三两人去吃一 顿火锅,看热腾腾的水汽弥漫,连迷茫也是恰好的。
在广州满大街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里,寻一家猪肚鸡火锅。倒也不是我非猪肚鸡不可,就是想在涮菜前,先喝口汤!起先猪肚鸡火锅的汤底还是鲜甜的,可一旦开涮和蒸发,就只剩咸咸咸。
但最初那一口,总会让我想起我妈煲的猪肚汤 。
在老家读中学的时候,季节还没有当下这么乱 。冬季的小镇依旧草木茂密,满目的深绿看不到肃杀,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夹带着挣脱不了的属于这个季节的寒。那是南方特有的入骨湿冷。每次放学,骑着单车飞奔回家我都觉得整个人冻到不行,手是冰的快没知觉了。
一进门,我妈就把我不满一岁的侄女递给我抱 ,"来,暖暖手,饭快好了!"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暖灯、油酊之类取暖器可供选择,只是小家伙穿得圆滚滚的,抱着她暖暖的,能让人感觉到幸福。
晚饭肯定会有汤,各种适合冬天的汤。
我最爱喝的还我妈煲的猪肚汤。猪肚要很仔细的处理干净,片好下锅,佐以用水泡淡咸味的 咸菜,当然不能少了灵魂一笔,胡椒粒。奶白色的汤带着热气,猪肚的鲜味里透着胡椒的甘辛,暖的不止是胃。
怕小家伙烫到喂得慢,不时听到她哼哼唧唧要汤喝的声音。现在她长大了,比我还爱喝汤,都是合格的广东人。
猪肚一路狂涨价的时候,我家恰好因为工作原因搬到佛山,那是隶属三水的一个不知名小镇 ,一个跟老家生活节奏很像的地方。那里的人似乎不擅处理猪肚,所以不大爱吃,猪都卖得 很便宜。我妈逢年过节回老家都会帮邻居的阿姨们买上一个两个带回去,也幸好是自家开车 ,不然多麻烦。也不,她们是不会嫌麻烦的,甚至很乐意这种互帮互助。
后来那个小镇的猪肚也涨价了,因为我妈很热衷于教大家怎么处理怎食用。同涨价的还有鸭掌,当地人原先也是不怎么吃的,想来除开通过膨胀,定也少不了她的功劳。
再后来,我们又搬回老家了!
再后来我也工作了,自己租了房子,有个还算不错的厨房,在那里煮过面炒过菜,甚至煲过各种汤,却从未尝试自己煮一碗猪肚汤。因为猪肚真的太不好处理,也因为猪肉太贵吃不起了。
靠着外卖度日,又为了一口汤去吃火锅,我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却在这四季随机播放的时间里想念逗着小侄女、等汤喝的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