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当下?

因为你做的少。

工作之后,这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我。一边实践一边思考,这个答案最终有解。这个问题曾耗费我太多精力自我怀疑,但是只要做得多了就可以想明白了。如果想做成某件事情,就只能不停地去试错。当然,试错的成本有大有小,自个愿不愿意。

就拿互联网医疗举例,我初次接触这个行业时,是非常乐观地认可线上问诊这个模式,并且认为线上问诊可以脱离线下医院。起初有一个其他行业的好友,在与我交流互联网医疗时,他说,人最终还是会去医院看病的。当时异想天开的我用各种理由反驳他,最后他表示作为一个外行人对此也没有话语权。

后来,我就自己下载APP体验线上问诊,随便问个普通的病症,果然,最终的结果都是建议去医院检查。对于简单的病情诊断,如果搜索能力还行的,基本可以大概判断病情。但是,对于疑难杂症,在网上问得再多,人家医生还是不会给你确诊,必须去线下医院检查。所以,如今任何的线上问诊模式,要么是与线下医院合作,要么是建立线下诊所。这让我明白,搞互联网医疗跟马云开淘宝还是不一样的,没有那么简单,同时也明白了用户的需求。

即使废寝忘食地啃干货,比如经常看关于用户引流、用户运营、爆文写作的方法,搬到你手上用起来就不好使。因为行业性质不一样,用户属性不一样,就比如给我和别人一样的预算,我也无法保证做出一样的成果。之前有在关注一个不错的公众号,公号里的作者是拼了老命去创造10w+的文章,但是到年前,还是没有完成那个目标,不过目测再坚持一年应该也快达到了。

后来明白,不管你写作多有才华,如果平台用户少,阅读受众小,10w+的阅读量基本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鸡汤文经久不衰的原因,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多,鸡汤恰好能够起到安慰作用。

那些所谓的“道理”,如果你此时的经历、心境、遇到的人和事与他人不一样,这就不能成为你真正该听的道理。对此,那些经常拿别人与自己作比较而产生的气恼完全没有必要,道理只能拿来开拓视野,自己去做才会真正明白这个理儿。

过好当下,要敢于实践,也要善于反思,这一路的感觉就如“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的三月到六月,都是招聘高峰,除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社会之外,还有一些工作了一两年尚未找到稳定归属感的人,也会...
    京程一灯阅读 818评论 0 3
  • 顺其自然过好每一天,每个人的都最好的自己
    叫我喵星人阅读 205评论 0 0
  • 我要去解释,我必须要向丁一去解释——就在刚才,我心里想的内容,只是为了测试他,而并没有杀死我的母亲。丁一的头转向了...
    半朽阅读 830评论 9 43
  • 这几年,极简主义的理念比较流行,经常看到公众号的推文,原本乱糟糟充满杂物的房间,通过整理收纳变得干净清爽,空无一物...
    闻人伊一阅读 2,457评论 7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