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下午,临近下班,偷偷打开qq音乐摸鱼听歌。我实在没有想到,听到凤凰传奇在《经典咏流传》中唱高适的《别董大二首》,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今天就写写高适和他的这两首诗吧。
高适是唐朝中期名臣,也是一位边塞诗人。高适大约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幼年家贫潦倒,大概20岁时首次来到长安,希望以自己的才情叩响仕途之门。当时正是开元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但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皇帝已开始倦于政事,统治集团日渐腐化,诗人凭书剑本领入仕之路几乎被堵死。高适谋事不成只能离京,客游梁宋,过着躬耕生活。后来,他北游燕赵,四处拜访地方官吏,到处求引荐而不得。大约在他三十出头的时候,再次赴长安应试,仍未能考中。大约在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至天宝七载(公元748年)间,高适四处漫游,生活愈加拮据,一度穷困潦倒。《别董大二首》就是在天宝七载(公元748年)作的,当时他43岁左右。43岁的诗人,这辈子都没得志过。
回到《别董大二首》。这两首送别诗是给著名琴师董庭兰写的,当时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廷,他的门客董庭兰也离开了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短暂相会之后,又各奔东西。二人相聚期间,高适写下了这两首诗: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第一首是写给董庭兰的。诗人笔下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色一片昏黄,北风狂扫着归雁,大雪纷纷而下。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令人愉快的景象。天寒地冻的时节两个“不得意”的人碰了面,应该是愁容满面涕泪满襟吧?可高适偏不这么认为。他劝董庭兰不要发愁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既然盛名在外,普天之下哪个不认识他呢?如此气魄,把阴沉寡欢的愁绪一扫而空,为写诗的对象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得友如此劝慰,想必董庭兰也能消除心中块垒,感到一时畅意吧!
我们再来看第二首,这首应该是作者的自述:“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我就像鸟儿在这天地间茫无头绪地飞,只能在这悲哀的境地中自伤自怜,一转眼已经离开京城十多年了。大丈夫谁能甘心贫贱呢,今日与您相逢竟然掏不出酒钱!与第一首相较,第二首诗明显多了几分沉郁,这是必然的。董庭兰虽现在落魄,至少曾经光鲜灿烂过,他身怀绝技名动天下,得到过主上和世人的认可。而高适43年来仕途从未有过建树,屡屡求取功名而不得,他从来没有“得意”过。但我们读这首诗,只能感受到一点点自怜,却没有无望之感。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诗人不甘心贫贱的热望,甚至还能读出诗人的一些自我调侃,“今天这顿酒我可掏不起钱啊!”读这组诗,就知道高适是个刚强热血的人,至少前半生的不得志并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年近半百的诗人依然是昂扬向上,充满激情的,这种生命力让人佩服,哪怕是隔着千百年的时空,也让暂时不得意的人看到希望,重燃热血。
果然,高适在次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机,经过睢阳太守张九皋的荐举,高适参加了有道科的考试,终于考中,被授职为封丘县尉。从这年起,高适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他一路升迁封侯,可以算是厚积薄发了。《旧唐书》中评价高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为适而已。”的确,和他同时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等,无一不在后半生陷入落魄的境地,只有高适做到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官位。这其中定然有命运的偶然性,但高适老骥伏枥的精神和雄健的意志力,也是成就他命运的必不可少的品质。
这组诗千古流传,被搬上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舞台,借由凤凰传奇之口再度被演绎出来。玲花高亢的嗓音完美地诠释了诗人的雄健刚强,曾毅浑厚坚定的和声铺垫着时代的底色。“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两句融入了戏腔,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点点感伤。这点感伤温柔的小旋律在整首歌豪迈雄浑的基调中成为了点睛之笔,让整首歌多了一点点柔情,更反衬出整首歌的慷慨和雍容,让听歌的人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
连悲伤都畅快淋漓。好一副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