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画稿》是墨西哥作家阿尔丰索·雷耶斯的一部短篇散文集。我很喜欢看短篇,觉得比长篇更能流露出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态和刹那间的灵感一现。这部《马德里画稿》看起来更像是作家的素材记录,用美术的话说就是更像作家的速写作品。
这本《马德里画稿》很薄,全书也就不到100页。刚啃完800多页大部头小说的我开始的时候以为很快就能看完。结果却和我想的截然想法。
这本书大约用了全书1/3的篇幅是译序和序。还没看的同学我建议这一部分一定要细细的研读。不然后面的正文可能会看不下去。
译序中译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墨西哥作家阿尔丰索·雷耶斯的生平。作家出生在墨西哥的战乱时期。虽然是战乱,但是因为其父是将军,所以也可以说是锦衣玉食长大的翩翩公子。文学才华极其出众。可以说是少年天才。12岁写诗,17岁集结成册,20岁完成了自己文学的累积。但是其父在战乱中意外身亡,这位佳公子被迫流亡到欧洲。在西班牙度过了很长的时间。所以作者对于西班牙的文学,艺术也是如数家珍,可以被视为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阿尔丰索·雷耶斯的作品我之前从没有看过,在序中,详细阐述了作家写这本《马德里画稿》时候的心态和背景。作者如何流亡到了西班牙,如何住进了马德里的这栋房子,作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和交友。让读者对这本散文集出现的初衷得到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里面出现了大量的陌生的画家和作家的名字,仿佛给我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正文的首篇自序也很有意思,搭配前几页作者少年,青年,中年时期的照片。能想象出留着两撇卓别林胡子的青年作者如参加朋友聚会般,手拿葡萄酒,高谈阔论的样子。通篇充满了年轻人的慷慨激昂,还有对自己故乡的淡淡哀愁。
首篇盲人群像,十分的忧苦,艰难。这些被命运重压,垮塌的盲人们对着行人唠叨,犹如失去爱子的祥林嫂,把自己心中的苦难喷到行人的脸上。作者在一旁,记录下这些画面。
书的前半段十分的晦涩难懂。译者赵德明,中国北京大学西语系西班牙语教授。翻译经验丰富。他的译序写的十分有条理,但是正文翻译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估计和作品本身的晦涩难懂有关。即便这样,文中还是有不少的闪光点,让人记忆深刻。
比如《民族的节日》中,一个斗牛士学徒碰到了头号壮牛,怕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和自己的师傅说,师傅,要给刚去世的姑姑捎点什么呀?
关于死亡的荒诞故事,唐吉坷德式的黑色幽默。在作者的笔下,这个敢于和死神叫板的民族性格跃然纸上。
前半部的晦涩到了后半段却渐入佳境。尤其是《悍妇狮吼》和《黎明之歌》两篇,写的十分的动人。文中还出现了许多的诗歌,诗歌的翻译部分有些弱,看来是译者的短板。
博尔赫斯说雷耶斯是20世纪西语散文中最优美文雅的文体大师。这篇散文集可窥一斑。但是感觉还是不够,希望看到作者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