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流行“断舍离”,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其实断舍离的终极目标不是扔东西,而是清理内心。过多的物品堆积的是杂乱的房间,但过多的情绪则会让内心堵塞,气血不顺。
就如白领工作者,每天坐在电脑前办公,会造成颈椎病肩周炎,长时间坐着不动,导致肩膀、脖子血液流通不畅。而人内心的情绪挤压久了,没有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轻则会让人变得敏感、多疑,重则会得抑郁症。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写的《整理情绪的力量》,就是教会读者如何应对负面情绪,通过整理情绪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作者分章节介绍了不生气、不烦躁、不被孤独和悲伤击垮、不被阴暗情绪侵蚀、不失去内心张力的理由,逐条分析、解释愤怒、焦躁、孤独、自卑、逃避、后悔、不安等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遇到,有的人浸泡其中,抱怨、哭诉、感觉被全世界背叛、抛弃。但也有人能在负面情绪中及时调整,在受挫中反思学习,让危机变成机遇,从而在一个又一个困难中逆袭。我们究竟要做哪种人?结果不言而喻。但问题是大道理我们都懂,究竟该如果去做?
一年前,我很容易愤怒、自卑,熬过那个阶段之后,我每天又开始焦虑、不安。因为亲身经历,所以了解这些负面情绪都带着痛苦和纠结的成分,究竟该怎样摆脱,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建议。
正确整理愤怒的方法:
1、“1、2、3……”在心中慢慢数到10.(再激烈的怒火,如果能数到10,都可以被扑灭。)
2、离开现场,平息怒火。(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3、问问自己“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4、面对对方思考策略。
烦躁和不安,这两种情绪是我当下需要面对的。
整理烦躁方法:
1、 转换心情,斩断烦躁。(喝茶、聊天、锻炼身体、读书等)
2、 思考烦躁的根源。(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烦躁?)
3、 分开考虑“可以解决”和“无法解决”的事项。
4、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需要大规模地消除压力。
注意:应对烦躁要早发现、早整理。多在“以美好的心情过一天”上下功夫,不可以把气撒在别人或者物品上。
让不安减弱的方法:
1、 这种不安感可以消除吗
把不安的事分成两类,“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前者马上行动,后者解决不了先放起来。
2、 现在我能做什么呢
针对无法解决的事列出所有解决对策并落实,试着“把所有能做了的事都做了”。
3、“总这么担心也于事无补”
就算无力,该来的还是会来,清醒的去面对事件的负面影响。
3、 船到桥头自然直
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4、 今晚吃什么好呢
如果不安一直持续,就改变场所或转换意识。
除以上几种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情绪是生气。作者认为生气既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如果你和男朋友生气,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生气的原因,就在你气呼呼的时候,他可能在一旁没事人一样打游戏。而你还躲在角落里等着他想起来哄你?这种生气消耗的成本太大,伤心又伤肝,还不如转移注意力,读一篇文章,贴一片面膜,投资比消耗好。
整理情绪的12个关键
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师曾给我写过一句话:要学会自我更新。自我更新这四个字我理解为:一方面要及时更新专业能力和技术,另一方面要学会掌握、调节、改善自己的情绪。用专注于当下的行动来转移情绪。作者第2章专门叙述整理情绪的12个关键:要把问题和情绪分开思考,要着眼于自己拥有的东西,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少一些好恶标准,要学会拒绝,用独处来整理情绪等。
俗话说:“谁能笑到最后才能笑的最好。”能笑的最后的肯定是能坚持最久,学习能力最快,最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想要成为笑的最好的人?那试试及时清理负面情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