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流行趋势主导的一切,不管是曾经或正在发生的都是时代价值观和文化的趋同。流行趋势代表着人们以一种相同层级的共振方式,不竭余力地追逐步伐,争先恐后地用个性的标签向世界表达“我是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达。
嗨,孩子。
人设是个什么鬼?人设崩塌又是什么意思?二次元和嘻哈呢,你们为啥那么痴迷?当一个超级死忠粉真能刷成就感吗?王者荣耀和顶蘑菇哪个游戏更好玩?把好好的头发染成奶奶灰好看吗?balabala.......
不要急于做出不屑的表情,我不知道并不代表我不想知道。你们不能用屏蔽的方式阻挠我想知道的初衷,作为父辈,有时我们的碎碎念真的不是出于权威,更不是出于否定和试图阻挠,我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向这个世界表达“我是谁”这个千古命题时,呈现的方式是如此的不同,但这并不代表其中有不可跨越的所谓“代沟”。
我愿意试着跨越,你试着先听我说,好吗?
其实我们和你们一样,也曾不屑于我们父辈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觉得他们老朽了,和时代脱节了,说什么他们都不懂甚至还要反对和压制,他们一直表达的“那个谁”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显得那么世俗,哪有我们所要表达的“这个谁”这样独特而充满个性?你看,是不是一样的内在感受?所以,你不要急,我想我们是具有懂得的心理机制的。我想告诉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不要笑,允许我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慢慢梳理一下:
我是看CCTV,听MTV长大的一代人,我知道你们早已不看CCTV了,你们只看哔哩哔哩,MTV是什么估计你们也不清楚,这么给你说吧,MTV1981年诞生于美国,是电视技术最顶峰时的产物,那个时候我们和你们一样年轻,在思想上也会进行文化思考和碰撞,因为多元化和非主流在MTV平台得以充分展示,所以它成为了那时全世界年轻人朝圣的圣地,这个平台曾为我们带来两个超级巨星,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一个是麦当娜,我们对他们的痴迷一点也不比你们现在为某个大咖网红的疯狂程度差半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那时偶像并不像现在这么泛滥,也不像现在这么瞬间成神又瞬间崩塌,从忠诚度上我们貌似比你们更有忠诚度,我敢说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忠粉。
为了懂得你们想要表达的“我是谁”,我恶补了好多你们流行用的词汇比如“御宅”“肥宅”“佛系文艺青年“攻“受”“迷之**”等等感觉眼花缭乱,不明觉厉。我还下载了“抖音”“快手”APP,看你们极富个性的自拍视频居然也被感染得跃跃欲试。我打王者荣耀,虽然笨拙但也感叹画面和内容的精巧,我去看《你的名字》感受到了来自二次元的少女情怀,就差cosplay没有玩了。真的,我非但没有反感,相反觉得你们很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的时代的技术太牛了,在快速更新的技术手段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矩阵势必更加进步和超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替取代了电视技术使得你们从一出生这个世界就是平的,全世界无数的表达方式会在你们敲打键盘的的指缝间自由穿行,从来没有那个时代像你们的时代这样可以更便捷地向世界表达“我是谁?”
你是谁?
原来你可以是始终拥有亚文化自身优越感的二次元“死宅”“总攻大人”,你也可以是轮换更替各种人设标签的:老公,学霸,吃货,日更达人,宠妻狂魔,暴走信徒,文艺青年,公益暖男,肌肉男,佛系少女等等,你还可以是抖音里日增上万粉丝的日常“大活人”。那些明星大咖始终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各种展示平台如今向你们门庭大开,只要你有料,你都可以按你喜欢的样子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你看,我越来越懂了吧?所以,不要怀疑父辈想了解你所表达的独特模样的初心,我们越想靠近创新矩阵,只是为了更靠近你们。
很乐于看到因为时代的影响你已具备自我人设的创造力,这一点你们注定会比父辈们强,DNA的神奇也许把你打造成我的模样,但我并不想你一直按父辈的观念意识成为上一代人的认知模样,迭代的自由是天赋意识,我从来没有试图挑战。
孩子,既然所有的形式和标签都是你们人设的表达,我想你从设定的那一天,就不想你的人设崩塌吧?我想给你在人设的选择路径上一些建议:
1.不管你喜欢怎样的人设,这个选择都会成为你个人品牌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作为个体,你在朋友圈发一张自拍,在微博发一段评论,跟谁谈恋爱,穿一件什么样的衣服,跟怎样的朋友站在一起,喜欢展示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切你个人输出的内容,都是在向世界展示我是谁。关于这一点你要有取舍,不要盲从,更不能为炫酷而炫酷。
2.人设应该有阶段性的迭代累积,拥有多种技能和创新能力,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是人设的最佳表现,持续坚持是人设不崩塌的支撑基石。
3.人设也就是个人品牌的打造,可以借鉴一下著名演艺经纪人杨天真所主张的两个工具。
第一个工具叫做放大跟缩小。人设不是你虚拟出来的,你也不是动漫里的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人设其实是一个放大跟缩小的过程。放大就是把你的优点放大,并且找到合适的平台去展现。缩小什么?人肯定有很多缺点,不要掩盖缺点,一个人的缺点总有暴露的可能性,你应该缩小它。
第二个工具叫做精准与模糊。 精准就是针对相较于你更重要的对应人群,比如亲人,同事,客户,同学等要非常明确地塑造你个人的形象,模糊就是要给和你打交道的其它外围社会关系以想象空间,为自己留存广度上的可能性价值。
孩子,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系统地知道,怎么跟这个世界表达。昙花一现的光环闪耀,成千上万的拥趸并不全然代表真正的“你是谁”,我觉得如果你能真正知晓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需要怎样的来路与付出时,你的人设才算是成熟且成功的。
那么作为父辈的我又是谁呢?我和你一样也还在持续人设中努力表达,如果你觉得今天我吧啦得还行,那就让我们共勉吧。
我们之间的代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跨越,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