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一)

上海的夜,正当繁华,可非我之所想。好在月尚可,云尚可,晚风亦尚可,索性以月为灯,以云为乘,以风为马,追忆我心中的月夜

那是一个我还不太记事时关于外婆家的回忆,大概是四五岁,有些模糊了。记不清年龄,记不清季节,记不清缘由,只记得那是一次回外婆家时候的月夜。

外婆家是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在山窝窝里。印象中,那时候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那条水泥路不宽,与其说是水泥路倒不如说是水泥道,勉强的够一辆小汽车通行,遇上新手上路,时长还会有“出轨”发生。它贯穿村落,连接村内和村外,是通向外面的世界的唯一一条道。还好那个年代,村里还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家底稍稍殷厚的,大都只是有一辆嘉陵摩托车,仰仗这摩托车走南闯北。每逢农历是五的倍数时,镇上赶集,全靠它拉着作物走出山窝。

后来,等我再回到外婆家,水泥道已经变宽了,村里人基本也不去镇上赶集了。

我外婆外公是地地道道的乡村小农,印象中,每次回去,不管多晚,外公外婆的房间总是亮着灯,灯光透过有些黄土灰的磨砂玻璃,带着温馨的昏黄。一路上舟车劳顿后,不懂事的我总是睡到日上三竿,隐约地知道,外婆外公在灶前灶后的忙碌到午饭前。还记得小时候不爱吃外婆做的饭菜,因为有各种不知名的香料,我知道的就只有紫苏这一味香菜。后来,越长大却是越喜欢紫苏叶了。

午宴是接风,晚宴是家宴。淳朴的乡间,有外出的家人回来了,家宴总是非常的隆重,只要不是太远的亲戚都会回来,四五个大圆桌也只是小规模的。席间,大人们微醺时笑骂,情深时痛哭,都是平常。晚宴总是延续到很晚,大有晚宴变夜宵的趋势。小孩子就没有那么享受家宴了,总是吃饱离席,各自玩去。

那天的月夜很美。大厅的灯开着,三五只飞蛾围着打转,好似附和着晚宴的热闹。破庭前摞的高高的干草垛,晒了些时日,显得更加枯黄。晚间的雾水洒在草垛上,灯光下显得晶莹如丝,看不出究竟是随风飘过的蜘蛛丝还是雾水。干草垛旁,爬满了翠绿的南瓜藤蔓,白天开着的南瓜花已经合上,躲着皎洁的月。

我和我哥躺在干草垛上,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娇贵矫情,什么蜘蛛,虫子,根本不在乎。现在想来,那时的天空是一幅近乎完美的画作。银河横贯着,清晰可见,月格外的明亮,月光散在水泥道上、其他农户的门前、屋顶,和着露水,铺就了一层银霜,静谧而清凉。

所谓月明星稀,但印象中,那晚则不然。月亮皎洁,但星星同样的璀璨。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星星散布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也许是当年眼神比较好,回忆里感觉它们明亮不一,形状不一,大小不一。有的星星带着些棱角,有些则更为规则;有些大而明亮,扑闪扑闪着光芒;有些微弱的如同即将湮灭,着实替它捏了一把汗。

我和我哥欣赏那月色没多久,就被妈妈赶着回房间睡觉了。关上房门,门外的月色依旧静谧,庭前的晚宴依旧热闹。

回忆大多比实际美好,那晚的微风、雾水、银河、圆月、星星,肯定没有那么美好。

但现在想来,于我,已经足够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小时候学校里有座危楼。 危楼的二楼有一架不知是什么时候的钢琴,只识得它很古老,所以很少有人去碰它。但只一人除外...
    易水河阳阅读 285评论 0 4
  • 道慈早安分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夫:音扶,语气助词。舍:停止。 【译】孔子在河边上...
    道慈阅读 311评论 1 1
  • 复利效应 1➕r的n次幂 1是起点 r是每天的进步 n是时间 这个公式很有意思,记一个公式比记一句话更抽象更简单。...
    漂亮的蓝一阅读 394评论 1 0
  • 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英语,就学会了说,认识你很高兴,曾以为说出这句话是那么的容易。而今天我走在自我探索的道路...
    大琬阅读 280评论 0 0
  • 花了接近两年时间,减了接近三十斤,这应该是我青春期以后体重最轻的时候,心里其实很高兴,胖了那么多年,虽然早已经习...
    阿乔一soulmate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