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世界就此别过,
我曾爱之弥深,
即使我无所获,
我仍感不虚此行。
——赫尔曼·黑塞《朝圣者之歌》
为什么想到以赫尔曼·黑塞《朝圣者之歌》的片段来做这篇书评的开篇?
是因为故事最后斯通纳在他回顾一生的过往时,曾经问了自己两遍,还能期望什么?他执着过,他爱过,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再期望的。也如同书封上所写的那样,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 关于《斯通纳》
《斯通纳》是一本写于50年前却成名于50年后的书,作者约翰·威廉斯在世期间并没有见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在《斯通纳》最初发行时,只发行了2000册。而现在在人口只有1680万的荷兰,《斯通纳》的销量已经超过50万册,相当于每33个荷兰人手中就有一本《斯通纳》。
听说这可以归功于荷兰版的封面设计,是一个经历了人世沧桑的老人的侧脸,积蓄了一生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暮年时被岁月碾压出满脸褶皱的自己。当时,这个封面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潮流。人们举起书本,遮住自己的侧脸,记录下一个又一个的“斯通纳”。正如,中文版的书封上写着: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那个时候,大家不在是在看书籍本身,而是看到了现实生活的那个自己,过着和斯通纳相似的生活。
但是,质疑声仍存在,有个绅士在读书分享会上便是:为什么非要我读个loser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斯通纳的一生会被视为是个loser的故事呢?那么,他是否真的是一个loser呢?
“其实看斯通纳,主人公和家里人的关系感觉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他远离家乡去大学那一段。”这句话是一个看了开头部分的朋友发过来的读后感。
斯通纳自己对于远离家乡去读书的那一段,以及父母为了斯通纳去大学学农学时的付出,在知道斯通纳选择文学后的态度让身为这个年纪读者的我们倍感熟悉。特别是在当父亲知道,斯通纳选择了文学放弃农学时候,他说,为了把斯通纳送到大学是已经尽了最大的能耐,是他们尽了最大的力量。但是他并没有过多苛责斯通纳的选择,而是对他说如果斯通纳认为应该呆在这里,应该这么做,他们还是能对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