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学毕业了,他并没有考取高中,算是辍学了。
并非他不努力,而是他在小学阶段的基础实在太差了。
小升初时语文和数学两门成绩加起来不到一百分,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绩纵使只考零分也照样可以升入初中。
健康是在村里的一所小学完成的学业,学校每天上四节课,上午十点进校,下午三点离校,到村小上学的学生大多住在山上,每天来回得赶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学校只能根据山区的环境条件做出相对合理的安排。
念小学教学时间短,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待提高,加之学生资质平平,小孩子又有些贪玩,健康的成绩自然就上不去。
进了初中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知识量的增大,健康更是难以掌握种类繁多的知识,初中三年任凭他怎样努力也终究考不上高中。
没有考上高中,健康的父亲想方设法打听进入高中的门道,有人告诉他得找关系,高中录取线以下的学生如果找到了社会关系一旦给校长打了招呼,校长就会法外开恩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但得交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健康的父亲听说后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让儿子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他一无关系,二无金钱,怎么能让辍学的健康上高中,他沮丧地一屁股坐在破败不堪的屋子里长吁短叹。
这是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专打洞的时代。城里的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城里交通便利,走几步路就能到学校读书,教得好的老师全在城里工作,哪像山区的孩子读个书每天都得赶一两个小时的路才能到校?健康的父亲从比较中得出了城里与乡下教育环境条件的差距,渐渐从悲愤中慢慢缓过神来。
既然儿子天生就不是通过读书考取大学获得文凭,有公平的机会参加社会考试找到工作端上国家饭碗,就只能在农村陪自己种地打点可怜的粮食来维持生计了。
健康呢?也毫无办法,只能每天躺在被窝里睡觉,用睡觉来消遣这难熬的时光。
现在儿子刚满十六岁,也不是出门打工的年龄,让他在自己膝下生活两年,等到了十八岁就送他出门打工挣点钱回来,然后再给他物色一个乡下的姑娘结婚生子,平淡而普通地渡过一生就算了。
健康的父亲慢慢从纷乱的思绪中为健康理出一条新的出路。
一个人要是有了明晰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波动的心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虽然健康这条毫无出息的人生道路是自己最不愿意让他走的一条路,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下做出的被动选择。
当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通过读书走上一条飞黄腾达的路,但如今这条路已经彻底被堵死,他只能降低标准接受这个惨淡的现实,重新为儿子安排一切。
这个不幸的结果能怪谁呢?怪国家没给儿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吗?他觉得似乎不是,国家给了儿子机会,全国一盘棋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怪只能怪自己生活在山区,怪山区条件差,怪儿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怪自己没有多少文化辅导儿子读书。
健康的父亲越想越复杂,越想越自卑,越想越难过。
干脆不想了,他毅然决定。
儿子顶多也像自己一样是个没出息的农村人,将来娶个农村姑娘,一辈子在农村生活,一年四季在那仅有的一亩三分地里折腾,饿不死也富不了,憋屈而卑贱地生活。
他这样一想也就觉得有些释怀,心情舒坦了不少。
自己这代在培养子女方面算是彻底失败了,但儿子这一代还可以努力,万一儿子这一代也惨遭失败,这不还有孙子那一代吗?
健康的父亲默默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