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长大的孩子最受欢迎

有些人情商高,所到之处倍受尊崇和喜爱,究其原因就在于TA们受益于从小生长的环境,家风极正,充满了愛和温暖。

宁愿满腹经纶也要多喝几瓶墨水

①教育的主体是父母,教学的主体是学校。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决定因素不在于上什么学校,而在于生于什么样的家庭。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势必会受到父母的熏陶和影响,尤其会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即使不用上学区房进名校,长大以后待人接物会温文尔雅,为人不偏离左右,正所谓世界上最贵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一个家庭的家风,若是离不开读书二字,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家庭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孩子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不仅能够长成骨骼清奇,更会有心怀天下的大思想和,纯粹的灵魂。

在孩子小的时候讲讲儿童故事、圣经故事,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看看书了,因为当一个孩子爱上了阅读,就多了很多很多的老师,也会接触到更多的思想。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更不要忘记《圣经》,因为这里有更多苦难的教育和品性的塑造,更有圣灵的亲自引导。

②吃愛的孩子懂正直,吃苦的孩子会善良。

真正有远见卓识的父母,会竭力培养孩子的几项核心能力,包括:融入社会的能力、扛挫折的能力、做出正确选择并做好所选之事的能力。

如何才能更好培养孩子,让孩子心中有愛,行事为人也体现出愛。

对于孩子什么是真愛?在《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上写道“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

所以要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得从父母自己做起。

真爱孩子,不防就让孩子吃点苦!

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年惨淡。

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就是受苦的心志。

《圣经》上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人若不经过苦难的试炼,就无法磨练出强大的力量!

不管是家有男孩女孩,这个都不能少。

因为一个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没有担当的,你不要怪他没有责任心,实在是他没有铁肩,用什么去担?

不能吃苦,终究是会让身边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这样的影响是一生的。

看看村里的两个老头,就会有这样的感触。

当你看着他们从你面前走过,就会感觉岁月匆匆,人生不过几个十年啊!

这两个老头,一个是年轻时就不能吃苦,一切靠妻子去张罗的。

我们都觉得她苦,但是她好像没有感觉,她也许觉得自己就是这命吧。

还有一家人就不然,老头是天天做事,家里家外忙活,一家人过得滋润自在,走在外边也是腰杆子挺拔,受人尊敬。

吃苦不可怕,劳动让人有尊严。就是神起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时候,也是交给他们管理伊甸园,修剪葡萄园的工作,而不是让他们无事可做!

很多人长大后成了一副自己都不喜欢的模样,都是成长的时候从根处坏掉了。

而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观念是关键。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个家庭如果有好几个兄妹姐妹,假如上面有姐姐,最后一个是弟弟的话。

这个弟弟大部分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因为从小有爹妈疼着,遇事有姐姐罩着。很多父母中年得子,愈发珍惜,视为掌上明珠。稍不留神,父母爱的天枰就朝着小的那个倾斜了。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吃一点苦的。自己省吃俭用惯着孩子,结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让孩子给绑住了。

③正确的爱是真爱,错误的愛是伤害。

有妈妈会跟孩子说,你只要读好书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所以家务活不要孩子干,家里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过问。

很多孩子长很大了都不知道盐是多少钱一包,油是多少钱一桶。殊不知,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告诉孩子,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一定要有一个让孩子吃苦的意识,能不帮忙就不要帮忙,孩子流点汗,吃点亏是好的。

为人父母就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尊严,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

所以,吃苦教育,要越早越好。

也可以让孩子从故事及书本中感受苦难的力量,让精神世界得到充盈,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不会马上就选择放弃,也能承受住打击。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保障,就是把孩子能够带到主面前,是最稳妥,最放心的。借着主的话,能够蒙光照。为人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无条件地爱,更要有为之计深远的智慧。

要知爱需要自由的空气,需要放手的勇气。

如此,吃着愛,读着书长大的孩子,内心势必满满都是愛与智慧。

心宽:心宽,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相容,也意味着内在世界开放,表明自己与周边世界相处和谐。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唯有读书,方能懂得什么才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稳。

相反,贪心太大,私欲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狂妄、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吃过苦的孩子,往往会在长大会,临危不惧,困境中往往很乐观能够看到机会。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舒适和自在,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其心。

读书律己,找到做人,何为正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4年三月底来到离家乡一千多公里外的海南岛,第一次踏入这个岛屿!天是那么的蓝,空气的清新深深吸引了自己! ...
    苏知舒音阅读 3,382评论 2 1
  • 前两天同事突然给我发个消息:如果你忙不过来,事情还是我自己来吧。 这话颇有些没头没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老老实实...
    宵汀阅读 4,879评论 17 7
  • 目标:能做工作狂,能当孩子王,能上健身房 新增,据原则所思 中心词:弱点 人都有其初体验 可以化为大类,据其性格,...
    良辰美LiangChen阅读 812评论 0 0
  • 斗之伤止以为定 和 (凡斗,必有伤,知伤之真意者,方可定,以仁辅之,乃可和) 安之乱止以为久 平 (乱之始,逆字也...
    一矣阅读 1,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