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半生游宦,卒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其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常能变换前人语言、意境入词,却能出新意。所做题材多为羁旅闲愁,离别相思等。长于铺叙,善于啄句,言情委婉,状物工巧,留有《片玉集》。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个人赏析】
周邦彦以词风富艳精工著称,本篇却清新淡远。上篇写初夏朝阳下的新荷,下篇写思归及梦归。
上篇写:
夏日的夜间,总是需要不断的点沉香,才能消暑气。天边鱼肚白的时候,就已经听见宛转的鸟鸣声,就像是鸟儿呼来了拂晓一样。一大早醒来,正好偷听到房檐间鸟儿之间的悄悄话。朝阳初升,一下子就晒干了昨儿晚上掉的雨露,门前塘里水上面一片清净圆融,却不想一阵微风吹来,塘中的清荷也都随着清风摇摆。
下篇写:
故乡那么远?何时才有机会回?吴门子弟,却只能常年旅居异地。故乡的亲人,好友们,你们都还记得我吗?想家乡想的紧啊,甚至连梦里,都是驾着儿时的轻舟,和小伙伴们一起探入芙蓉浦的景象。
前人论周邦彦词,大多是“摹写物态,曲尽其妙”(强焕),“言情体物,穷极工巧”(王国维)。从本篇看,遣词造句,多用拟人手法,语言凝练生动,素描摹写一般,却洗净铅华,将平常事物,写得新鲜活泼,姿态丰生;在增强了词境的生机之余,也让读者窥探到词人丰富的心理活动!
【思 · 由此及彼】
作为一名靠个人才华,获皇帝青睐(宋神宗元丰六年,献《汴都赋》七千言,为神宗所赏),并授予类似作曲家闲职的周词人。能在当时的帝都成从一名“京飘”成为一名有职位的官,也已经算是非常不易了。但就算,已经获得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但依旧还是忘不掉从娘胎落地时,就已经注定的家乡。
从很多诗词歌赋可知,古人对家乡的感情,比我们更加深厚。可能一方面和儒家的思想教育有关,另外,也和当时的交通条件有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之间相隔几千万里,近的走几个月,远的甚至一年半载。
落后的交通,意味着一旦离开,一旦在异乡落难,很难快速返回,或者传递消息到家乡。所有的熟悉的人,情感,场景都没有了,唯有自己!
或许,这种孤苦寂寞,才是千古以来,游子念家的最主要心理动机。
离家,苦,但还是想离开。去帝都看机会,这和我们当下的年轻人为了平台和机会挤进北上广一样。虽然时代不同,人的社会心理可能会有不一样,但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应该还是比较一致的,古代进京赶考博取功名,今天的人,去北上广蹭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
无论如何,都是为了努力的使当时当地的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己期望成为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努力:是属于每一个时代,以及每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