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前半部分大致从五个方面描述了一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作者在下半部分从案例的角度更好的结束了概念的提出,其中我更感兴趣的是淘宝首页这个案例。
早期淘宝的首页做得并不好,但是淘宝的产品经理们逐渐找到了切入点对其进行了优化,而这个切入点就是上面提到的五个关键因素之三:核心用户、刚性需求、典型场景,整体的思路如下:
核心用户:做用户细分(买家、卖家、合作伙伴、淘宝员工、竞争对手等等),排出优先级(买家优先),判断“买家”这个群体是否足够细分(按照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新手买家)。
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先列出新手买家的各种需求(逛、购物、学习如何使用淘宝等等,注意要对需求有明确的定义),对这些需求价值做判断(优先满足购物),判断购物这个需求场景是否足够细分(目标清晰/目标模糊/无购物需求)。
在这整个过程中,很难判断到底是先出现了需求还是先出现了解决方案,出现顺序在这里面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将需求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匹配上。
在这里提一下用户细分的方法论:
用户细分: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在MECE原则的指导下,对用户分类是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不同细分用户的“需求场景”差异要尽量大。
(1)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多边的,先根据不同角色分类
(2)按照对产品所在领域熟悉程度可以分成:新人、中间用户和专家
(3)根据人口统计信息(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消费水平等)(慎用,避免人口统计信息和产品关系不大的情况)
(4) 产品的业务场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融资阶段/行业/航行里程/三观等等)
但是如何细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产品经理的经验在这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当提出一个产品概念之后,如何判断其是否靠谱就需要对其进行筛选。
第一步肯定是和周围人聊聊自己产品的概念,如果这些人都感觉“不需要”,“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产品肯定是失败的。
如果确定还是有人对产品概念感到好奇,那产品就可以去进行筛选了,筛选需要考虑多重维度,关于维度作者提供了以下模板,后文对模板中的各个维度进行了解释:
内部因素分为能力和意愿。
能力分为人、财、物,这点很好理解:是否有合适的团队,资本、资金是否充足、行业资源和业务能力是否足够。在这三点中最关键的还是“人”,“财”和“物”都可以由合适的“人”解决。
所谓意愿则是指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最好的意愿是发自内心对某件事情有使命感,并且一直会为之努力,只有有这样的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原生动力,面对困难才会继续坚持。但意愿也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长时间思考、沉淀的产物。
外部因素分为价值和成本。
价值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是指对某个行业宏观价值的思考,是指分析整个行业究竟有多大,增速如何,处于哪个时期等等,这些问题决定了行业的天花板。
潜在用户*单用户可挖掘的价值=行业天花板
可以说“天花板”既重要,也不是很重要。从投资,从做大事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分析在这个行业中最多可以赚多少钱;但是在初创一个产品时,更需要考虑的还是切入点,即微观价值。
微观价值更多体现在身边人的需求。当产品设计者自己就是典型用户,且身边还有一群被相应问题困扰很深的人的时候,产品就可以更精确的找到切入点,有这样需求的一群人,可以被称为一个产品的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可以被定义为“受你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困扰最深的一小群人”,他们愿意尝试产品,可以提供对产品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忍受产品缺陷,甚至还可以成为义务推销员。
在找到种子用户之后,就需要对产品概念进行反复验证,在“创意—验证—调整”中不断循环,在初期的验证环节中,一般采用访谈形式,这就要求产品设计者体现预想好合适的访谈问题,问题要尽量口语化,且最好设计“开放式”,“非引导”的问题。
从微观向宏观延伸,产品可能会面对四种用户,如下图所示:
另一个外部因素“成本”也可以被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是指应当顺势而为的大环境,在此前打商赛时候曾经做过PEST分析,在这里作者对其进行了拓展,新加入了环境及法律因素,提出了PESTEL模板(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法律因素Legal)。
而微观的是指行业环境,分析的模型是另一个此前商赛常用的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简单概括可以理解为:
现有竞争者的能力:市场成熟度和竞争激烈程度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行业门槛高低(技术创新or商业模式创新)
替代品替代能力:会不会被变化很快干掉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是否会被上游店大欺客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是否会被下游客大欺店
为了说明以上的内容作者举了两个案例:
阿里旺旺初期就确定了其“交易工具”的属性,但是针对这一属性的不断深入优化最后反而成为了它的牢笼。虽然旺旺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上班用旺旺,下班用QQ”,但由于旺旺和淘宝的特性,绝大多数旺旺的使用者在上班时使用旺旺不是为了沟通,而是购物,结果在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员工效率而禁止员工上班时使用淘宝后,旺旺也受到了波及。
另一个是作者关于其创业公司B12的发展历程,如何确立方向,设计产品概念以及提供的服务,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本章讲述了大量关于如何想清楚产品概念的知识,但是从自认为想清楚,到真正想清楚,到最后成事每一步之间都存在着很长的距离,真正完成一款产品任重道远。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和对本书的理解,期待与大家的沟通和讨论QAQ(第三章内容好多我的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