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先承认这是标题党,因为会作的不光是女人。男人要是作起来,跟女人的作可不是一个量级的。女人顶多把家作散了,最糟糕的也不过就是把自己作死了,男人要是作,能把一个国家作没了,作到饿殍遍野血流成河伏尸千里遗臭万年。
先看一个作女的典范。
梁元帝萧绎的原配夫人叫徐昭佩,这个女人不一般,这可是一个创造了成语的女人。你可能不知道徐昭佩是谁,但她留下的成语你却不可能不知道。这儿先卖个关子,咱们先介绍一下昭佩同学的生平简历。
昭佩同学出身世家,她爷爷做到过太尉。太尉这个官可不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实际上比现在的国防部长权力还大一点。可以这么说吧,在军队系统,皇上老大,太尉老二。
她爹的官叫“侍中”,这也不是个一般的官,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实事上的宰相。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样的家世出身,昭佩同学无论如何不可能嫁给个放牛的娃子,她嫁给了当时的湘东王,后来的皇帝萧绎。我们也可以八卦地猜测一下,这样的婚姻很难有“爱情”作为基础。
更何况,这位梁元帝萧绎,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个铁血直男。只不过和现在一般认为的“铁血直男”相比,萧绎同学的文化水平比较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在当时萧绎可以说是文坛领袖。中国历史上可称文坛巨匠的不少,父子几个都是巨匠的可就不多见了,数下来,怕是也只有三曹、三苏和四萧了。三曹就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三苏就是在唐宋八大家里霸占了三个席位的苏洵、苏轼和苏辙。再就是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从名字用的字儿就能看出来,后面这三位是兄弟,前面那个是爹。前两年有个特火的电视剧叫《琅琊榜》,大致就是借了他们萧家的背景来说事。萧绎同学打小爱读书。究竟是本来就爱读书还是为了讨好他那个有文化的爹假装爱读书,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猜,很有可能最初是为了讨爹爹欢心,后来读着读着就真的爱上了这门手艺。后来眼睛不好看不清书了,萧绎就让别人读给他听,据说是每天不低于三十卷。
要知道,男人的爱好是很可怕的,以至于很多女人终生都在跟各种各样的事物争抢自己的老公。你别以为只有那些风骚的女人们才有可能当小三,家里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柜子书,甚至一堆石头都有可能是把男人抢走的那个“小三”。不难想象,这么爱读书、爱写文章、爱讲学的一个湘东王,又能腾出来多少时间给他的王妃呢?这时的徐昭佩同学,如果心理是足够健康的,那么她可以选择很多合适的策略来获得萧绎的爱。也许她可以像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那样襄助政事,也可以像程夫人那样和苏洵一起谈古论今,最不济也可以像杨玉环赵飞燕那样搞点艺术表演。可惜她都没有选择,她选择了作!
人作起来就不是他自己了,仿佛被下了咒似的。徐昭佩的“作”,在她的内心里就有一句咒语在驱动着——“凭什么”。
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她生来就是为了被所有人宠爱的。凭什么你不爱我?凭什么你不陪我?凭什么我要去顺应你……念过无数遍“凭什么”的咒语,徐昭佩内心已然被咒语黑化,她的策略也就渐渐清晰,一行大字浮出水面,浮现在她的眼前——来呀,互相伤害呀!
这既是吸引关注,也是报复,同时还是自暴自弃。她的内心经历了重挫,从“所有人都应该爱我”到“我注定不会被爱”,当她内心发生如此剧变巨变的时候,直男萧绎正在忙着从书里寻找世界的本相,当然也忙着领兵平叛。他们的世界是如此不同,一个只要爱,另一个心中早被更大的世界填充着。他是她的唯一稻草,而她只是他宏伟世界里的沧海一粟。此时的徐昭佩已然不相信自己有获得爱的能力,余生能够让她内心不至崩溃的唯一稻草,就是“作”。
为了避免精神分裂,她选择了人格障碍。
她酗酒,喝大了就吐在萧绎的衣服里,每次萧绎回房间都能看见她在展示自己晚餐吃了什么。你要是以为这就是她的“作”,那就错了,这只是热身。
萧绎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他瞎了一只眼。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加倍努力。两口子吵架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相互太了解了,太能轻而易举地刺中对方最疼的伤口了。于是徐昭佩化了个半面妆,也就是只化一半脸。她又不是美妆主播要卖化妆品,化半面妆干啥?她在给萧绎挖坑。不明就里的萧绎上当了,他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化妆化半张脸。她回答:反正你瞎了一只眼,你瞎的那边我就不用化了。从此以后,每次见萧绎,她都化半面妆,时时提醒萧绎“你瞎了一只眼!”
其实她本来是想说:“我只在乎你”,可她偏要用如此恶毒的方式来表达。就像郭芙一直爱着杨过,但却要砍掉他的手臂,让他后半生都是个残疾人,只有这样你才能记得我。
对萧绎尚且如此,至于弄死其他妃子这种宫斗戏码,在徐昭佩那里都不叫事了,家常便饭一样。她的“作”,其实目的明确,就是“求求你也来伤害我一下吧,起码让我知道你眼里还有我!”可萧绎不是那种会报复的人,他的世界大着呢,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你爱咋折腾咋折腾,我可没功夫跟你计较。
于是,徐作作决定给自己加戏。
她开始搞男人,她搞过诗人才子,搞过花美男小鲜肉,还搞过庙里的和尚。这是史书记载的三个公开情人,至于还有没有别的,咱也不知道咱也没地问去。其中有个小鲜肉叫暨季江,还私下炫耀睡过王爷的老婆,常常跟人说“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作男作女不罕见,作出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来,也算是昭佩同学的本事了。
就这样公开给王爷戴绿帽子,萧绎都忍了。萧绎这人情感淡漠得另人发指,后来侯景叛乱把他爹萧衍困在宫里活活饿死,他手握重兵都不去救。直到他爹死了,才发兵把侯景给灭了。因为这样对他的好处才更大。这样一个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我想他大概不是不生气,他是在等徐娘作够。而此时的徐娘,自以为吃准了萧绎好脾气不会把自己怎么样,却不知死神正在悄悄地靠近。
公元549年,萧绎的一个宠妃死了。是不是徐昭佩下的毒我们无从得知,但萧绎说我怀疑是你干的,所以你自裁吧。这好像不是个理由,但对当时已经登了基的萧绎来说,他的嘴就是法律。我很怀疑先前萧绎的隐忍,不过是因为有皇位要去争,不想家里出乱子影响政治前途而已。于是徐作作同学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在一口井里。萧绎却还不过瘾,让人把尸体捞上来给送回娘家去,告诉娘家人:离婚了哈,人给你们送回来!随后萧绎写了篇《荡妇秋思赋》,算作是夫妻一场的纪念——如果这也能算是纪念的话。
人总是有欲望的,徐昭佩的欲望是得到爱,然而她却选择了错误的策略,这让她一生悲苦,死不瞑目。岂止徐昭佩,环顾我们身边,策略与欲望相悖的人生俯拾皆是,可惜多少人对此并不自知。所以插个广告:我想做一个工作坊,就用来梳理每个人的策略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又是否能够付诸行动。或可让徐娘的悲剧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不再发生。
当然,萧绎也有自己的作。西魏大军兵临城下,他却还在开讲堂讲他的哲学课。他想要优雅的胜利,却只换来卑微的死去。徐昭佩作死了自己,萧绎作死了国家。如果有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在那里再次相聚,又会否相逢一笑泯恩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