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这个文集建立的初衷来自于今天阅读的一本书-《Atomic Habits》。虽然只读到第4章节,但书里所传达的思维和习惯建立的路径,已经打开了我的思路并且开始了某些好习惯的建立。
我以前的思维方式一直执着在我具体要做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围绕着那个目的去展开我的行动。这样的思维行为方式确实帮助我达成了目的,比如从零跑步到半马跑者,从零基础书法到能临习各种书体,从不会乐器到古琴和吉他演奏入门等等。以目的为驱动的方式带来了一些结果,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发现当自己达成了预设目标之后,就对所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和热情,潜意识里有个声音说,好的,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终点已达到,可以休息了。
第二,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因为太需要那个预设的结果,而陷入到痛苦的坚持里,意志力被不断的消耗。而有些目标,比如书法和乐器演奏除了考试考级的方式,否则是没有具体可衡量的目标终点的。在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陷入到某种没有目标的迷茫中。
以上的问题会导致,我既没有享受过程,又不会到达预期目标。虽然看起来也有了一些结果,但是整体反馈是偏向负面的。
书中第一段就分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有三个维度
第一维度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结果导向,第二个维度是改变过程和系统, 第三个维度是改变身份。结果是我想得到的东西,过程是关于我做了什么,身份是关于我笃信什么。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的方向。书中提到,大多数人通过他们想达成的目标来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这将导致我们陷入结果导向的习惯,而可替代的方式是建立身份认知的习惯,这个方法会让我们开始着重在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
关于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在工作和生活里,我常常习惯于结果导向,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很容易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而我误解了一件事情,结果并不会永远按照自己设想的去实现,影响结果的因素千千万。事与愿违是常事,而心想事成是理想。在离开职场,成为自由职业的这两年里,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依然在深深影响着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直到我读到几句话,“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看事情要轻松,不要严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当观察到自己情绪焦虑或者迷茫的时候,就会默念这几句话,让自己对结果的执着慢慢放下。可见,结果导向的思维可以拿到一些成果,但也会渐渐让自己陷入到焦虑的情绪里。
今天读到习惯路径的第一步“Cue” - 让好习惯 - make it obvious, 让坏习惯 - make it invisible. 我们每天都在无意识的触发很多决定和行为,这是过去无数次重复行为积累而成的自动反应,这样的无意识反应会让我们不假思素的做出一些习惯。回想自己,也常常无意识地做一些事情,等有意识想回想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也带来了一些危险行为。
“Cue” 提到的两个操作方式“Pointing-and-Calling”和"Habit scorecard"是让人开始有意识的主要到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将其显化,如果主动意识到有坏的习惯出现时,比如吃甜食:“我想吃这块甜点,但其实我不饿,不需要吃,吃了会增肥和影响健康。” 大声说出坏习惯将其意识层面显化。如此练习可以让自己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我觉得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书籍。字里行间很正向,作者并没有多余的废话,循循善诱,每一章都有chapter summary 作为精华归纳,非常具有实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