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直接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因为是小公司,一个人身兼数职:销售、招聘、技术、项目、财务,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是最终结果却是非常的不理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样的业务,虽然签了几个框架,但是因为没有人员,实质上也没有做起业务来,业务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做。
业务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团队还是以新人为主,核心骨干还没有,因为公司小,没有办法也招不起专门的招聘人员。
项目也做的很一般,没有做高附加值的项目,只能做一些小项目,勉强维持生存。
自己一直在想企业后面怎么才能够发展起来,自己该走什么模式,目前也大致设计了一些路线:
第一,和软件公司合作,成为他们的专家和顾问,在帮助他们提供售前和售后支持时,顺便推销自己的工程咨询,同时也能够拿到一些专家费用。
第二,和老领导、老同事合作,通过大家的关系,一起合作做些事情,这样我可以省去一些市场之苦。
第三,和一些同行合作,承接他们的项目,可以先从一些基础的项目做起,目前自己也有团队,这样自己既有业务,也可以省去市场之苦。
但是自己做起来,还是感觉到很辛苦,许多原本说好的项目,做着做着就没有了,有些心灰意冷,就像在黑暗中行走,突然看到丁点亮光,仅仅持续数秒钟便熄灭了。
本周一直出差在外面跑业务,一方面是多跑才有业务,另外就是跑让我心里更踏实,在办公司总是心里很慌张。本来今天还想继续跑的,无奈约的那个人今天去客户那,正想着今天没有机会和客户接触了,心里有点烦闷,午饭时间对方主动找上门来了。
今天一位企业领导来访,公司的创始人D总,创业至今十几年了,人员发展到几百人,也面临着瓶颈,一方面是做咨询的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很难上去了,并且业务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在我们这个区域没有分公司,和各个主机厂的关系也非常一般,做起来没有那么顺手。
一方面公司在做转型,从咨询到开始做软件开发,尤其是国产软件开发,现在非常热门,据说一个公司去年的软件销售额仅仅200万(自主软件),外界给的估值高达几个亿,一下子融到5000万的资金,产业瞬间高大尚起来。
另外为了我们这个区域的业务,他们非常想在我们这成立分公司,目前最缺的是分公司的负责人,这个人既要懂技术又要和主机厂有人脉资源。
我是专业出身,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主机厂,有着非常丰富的技术经验,同时还有良好的行业人脉,这点对于他们来讲应该非常重要,因此直接提出和我共创分公司想法,大致是公司出钱,我负责运营,除了工资、项目奖金之外,还可以享受20%的公司分红,同时还可以给我一定的股份。
对于对方的提案,我也表示出了兴趣,因为这恰恰可以解决我的难题:
第一,不用担心市场了,对方有十几个人的销售团队,我只要作为专家资源,客串下市场资源,双方优势资源互补,可以拿下对方的很多项目。
第二,不用担心团队建设,对方如果能够出一笔资金,则可以招聘人员,通过招聘专职的HR,加上资金的优势,可以快速壮大队伍,招聘一些自己想要的人,之前曾经有一些过去的同事因为对我创业公司的前景不明朗而犹豫不决,如果有资金加持则很容易获得成功。
第三,自己能够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根据合作协议我可以拿到一份稳定的收入,自己的差旅还可以覆盖掉,相当于有一份纯收入,至少以后不用再为生计而担心了,相当于找个班上。
第四,我可以更纯粹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去做事情,同时还可以拓展一些业务,做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向航空领域拓展,做一些小产品等。
考虑到毕竟双方还是第一次见面,开始大的合作还不成熟,毕竟没有一个相互认识的过程,最终我们约定可以先从一些小的合作开始,等待对方大资金进入后,双方在考虑合作的事情。
基于此我为自己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个周计划去回访下,先从一些他们比较急迫的,而我却又相关资源的领域招收合作,先把自己的团队养活,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合作,先把合作搞起来,之后在谈长期合作的事情。
自我反思,创业至今快一年的光景了,现在还是没有打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没有经验、没有资金,不懂得运营,要想通过自己不断地试错来打开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可能自己根本坚持不下去,因为收入迟迟没有,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不如找到一个合作的平台,依靠大树的力量,和其共同成长,自己在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创业环境,不断随着新公司发展,在其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有可以避免遭受一些创业者的辛苦。
之前是想着如果做不下去,还回去上班,如今开来,完全可以加入一个新的创业团队,领一份工资,同时开展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