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写作才是真本事,有时打开电脑,脑子一片空白,一股难言的思绪迷漫心头,但总归要落于文字之时,却显苍白,人不是机器,是有情绪的,也不是逼着自己去写就真能写出来了,这时候就断然合上电脑,一言不发,有时还会生些闷气,于是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虽然自己也已经写过几百万字了,但我的经验就是顺其自然,写作这种事真强求不来,它来的时候,要及时行动,于是,行云流水,一片光明。
所以,我在一些群里一直提倡,不要空谈,不要几个字就发言,最好咱们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断断续续的自言自语,想清楚了再说,当然了,最好能写成文字,分享给大家,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以后还可以作为自己出版物的写作内容,更可以加深自己对某方面的认知,只有写出来的,才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的思想,这种好处自然慢慢的会加强自己的信心,和成就感。
恨:
其实,我是在手机和电脑上打字没有实感,我从前更喜欢在纸上写小说,可能是时代变得太快了。
我:
纸上也一样,因为现在是效率社会,当然在纸上写大纲不错,或在头脑里先构造出大纲,然后沿着大纲进行写作。现在纸上的写的人太少了,累,慢,而且容易断档,而在电脑上,只要掌握了好的输入法,打字就会飞快,随时可以把头脑中想到的东西立刻的录下来,当然这只是初步而已,后面,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修正补充完善与总结。
其实,现代人的功利思想有些严重,小说,也不是一遍写成就能搞定了,比如莫言的小说,他自己也要改个五六遍,每一遍都有目的的,哪有一本书就能一遍成的作家,我是没有见到的,作家也是一样的,刚开始虽然也有大纲但是还是乱写,想到哪里是哪里,然后,我们再慢慢的扩展,删除,修正,与完善。
恨:
纸稿还有一个缺点是保存不易,我以前写的全都找不到了,阁下确实是高见,我前几天看到几个案例,有人为了写小说查了百种资料,给了我一种鼓励,我有一本没动笔的小说,光是设置小说内的各种细节就花了几年多了,我现在也不迷惘,也不着急。
我:
对,所以,电脑手机写作大势所趋,修改也方便。实践出真知,当咱们写个几百万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对,像《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就搜集了几马袋人民日报和其它报刊,他要反映当时近十几年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相关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巨大变化中的精神风貌。这种写法确实很苦,没办法,这和作家的创作态度有关。
恨:
即使是找上千种资料,也无妨,对得起自己足矣,我写历史小说,很多细节我不想凭空想象,而是像查之有据。
我:
慢慢写,也不是多就一定好,而是在多中再汇集成一本小说,或什么书就方便多了,反正读者也不明白你是怎么写的,总之要写出一本无愧于自己或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各有各的搞法吧。
那种把写作当赚钱的人,可以无视了,他们天天写,生产各种文字垃圾,主要目的是赚钱,当成了生意,而和个人的灵性与精神无关了。写作其实是私人的事情,写得好与坏,自有他人评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矣。
恨:
是啊,很多网文,畅销书都是流水线作品,第一遍就看不下去,也不是我想走的方向。
我:
还是需要基础的,把古代汉语也学一学,比如王力的《古代汉语》,古文名著都读一读,比如《史记》,《文心雕龙》,以及一些有名气的古代文学史,等等吧,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恨:
我之前说写小说要参考很多资料,很多人都对我冷嘲热讽,或者对我说不值得,这个倒是有缘分,我很久以前就开始看这些了,我在大学里以前当过文学记者,发现,新闻不适合我。
我:
嗯,没必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各种写法都有,都有成功的,像传统的,像现代的,像意识流的,像魔幻的,.......
自己瞎写,比如访谈的,我是做记者出身的,就是新闻写作,报告文学,这也没有什么标准,然后慢慢改成一种风格就好了。
咱俩是同行,我做过校报的记者而且还是记者团的团长,而且毕业后还当过职业记者,新闻写作确实有些枯燥,但也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恨:
看到你这段话,突然觉得没有辜负自己生平所学啊,以往,我总觉得我所知之物无非是屠龙之术。今日一看,也并非如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
嗯,谢谢关心,已经整理成十来本书了,就等着出版社出版了,而且有几本我相信很快都会陆续出版。
我之所以到简书,是想免费出版,这也是我的一个目的,我的文章都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你看每次分享时都有序号,那就是证明是未来某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而已,这个工作已经搞定了,只是出版时,再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出版社的要求,要修改,他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已经和他们打过几次交道了,出书也挺难的,我说实话,尤其是自己一分钱不花,这个过程也消耗时间,因为真要出版,还得再改几遍,这对体力精神能力和时间都是一个考验。
这个最终还是兴趣与激情占主,不然一个人也很难坚持下去,”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多记录吧,这也是司马迁对我的启示,只要有心,资料如源泉般的出现,哪愁写不出东西呢,我还有两百万字的书稿没有放到简书上。
其实写作真没啥定法,你看我们聊的这些内容,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你只要即时的记录下来就行了, 等需要写书或故事的时候,你拿过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扩展就行了, 而不是从头再来,就是作家,他也要积累素材,写作时,方便参考。
花:
你现在是全职写作?
厉害啊,我现在是上午上班,处理工作,下午去医院照顾老公,晚上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管儿子,累的要死!业余爱好都靠边站,没有时间,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在医院待久了,发觉现在健康产业最受欢迎。包括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治疗,预防非常受欢迎。
我打算下一步就抗癌这话题写写,然后对目前癌症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写写,等老公出院了,或者他的病情有缓解,我就尝试动笔。
我:
非也,见缝插针,日积月累,赚钱吃饭要紧,解决了这个生存问题,再有点小兴趣小激情小陶冶小兴奋吧。
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赚钱,当然赚钱还是第一位的,因为要先解决生活本身的问题,然后再过点有艺术性的生活吧,其实写作这个不用急吧,你就把你那些生命的感想,写下来也很厉害了,很多人都是编,而你的是真情实感,比如病人感言,也是一个自我安慰吧,反正顺其自然就行了。
史铁生生病了之后,最后一段时间,写出来的东西,有着穿越时光的力量。人用他的生命体验写出来了,既宽慰了自己,也烛亮了别人,多好。这其实更是一种大爱,至少可以给同类的人以心灵的抚慰。
花:
在医院见多了惊慌失措病人和家属,觉得他们对癌症认知极为恐怖,医生说活不过半年,结果家属听了就瘫软在地,病人听了很受打击,很多人连半年都熬不过。
以前有美食平台app邀请我,我没太多时间做,自己薪水虽然不多,但还可以过日子吧。现在萌发写与健康和疾病类的文章,纯属是看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生死,觉得有义务去做这些事。
上周有个肺癌晚期转移淋巴癌的病人家属,我去打开水时遇见她在哭,我问她为什么这么难过?她说医生跟她谈了话,说她老公只有4个月了。我就安慰她,治疗方案出来没?她说正在等,我告诉她,医生都是孔方兄,过多依靠技术检验和判断,如果听医生的话,你就先入为主了,觉得病人真的只有4个月了。她一听来了兴趣,就问我有别的办法治疗吗。从那时就没看到她哭了,我们经常交流后期如何治疗。
我哥也说了,国内医生治疗癌症还比较落后,三板斧治疗,我听了就开始搜集国外的抗癌知识。省会城市都如此,那些小城市和乡镇更不用说了,按照国内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年轻人加班熬夜不健康生活方式,国内癌症患者会出现呈爆发期,中国不仅是癌症大国,还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最新数据,五年存活期美国68%,中国五年存活期不到5%。也就是说得了癌症,管他是早期还是晚期,五年存活率非常低,本来是早期的,结果过度治疗加速死亡.。
我:
唉,没想到癌症是如此的凶猛。
这都是知识,可以记录一下,启发有类似情况的人。人有时候确实是很无奈的,你把你的感想系统的记录和梳理一下,应该是不错的体裁,因为写文章不仅仅是所谓的文学作品,反而有些文学作品也并没有人看,当然可以把它包装成文学作品这样更吸引人一些,人是现实中的人,我相信也有读者更喜欢在现实中观照自己。
嗯,你的这些感想其实是很重要的,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一种很大的启发。把它记录下来,我个人感觉,确实是很启发性的。对自己对别人都重要。
是的,所以,我才说我从来不愁写作,要写与自己相关,可以视为自我的剖析和灵魂的坦荡,我没有兴趣为别人而创作,其实为自己而写作的同时,也一定会启发和自己有类似的那一类的人,因此,我可以永远的创造下去,我的问题在于方向问题,是写哪些东西为好,所以,我选择关于哲思方面的,这个难度最大的方面,也是国人很多人没有能力也不敢碰,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很多都是思辨的张力。
其实,写的时间长了,你会为自己而感动,我经常看自己写的东西,也感动不已,因为自己是真实的活着。这就是说写作其实是个人的事情,没必要太在乎读者如何,首先是自己,其它的都是其次的,就是我写的这些东西不出版,我也一样视为珍宝,因为它是自己的创造。
你这个思想问题解决了,写作确实是一种自然或人性的流动了。反正写什么都行,关键思想上有这个东西,写作就不会太困难了。
嗯,我只是谈谈我的感想,这个还要视个人情况吧,毕竟每个人的兴趣志向时间和现实条件什么的,都不一样,总之,人活着为了更纯粹一些,也是不错的,如果我们的生存和兴趣和爱好能结合在一起,那真是人间最幸福的生命。
花:
是有这个打算,我不光要记录,还要就癌症后期治疗写。后期治疗是个多方面的,除了吃药,化疗,还有其他科学治疗,比如饮食,运动等。可惜我没得病啊,我也是郁闷,我成天忙的两脚不沾地,还没倒下咧!上个月体检,居然啥病也没,以前还有个轻微脂肪肝,现在也好了。年轻时体弱,到老了还越活越强壮。
我们同事也说,你跑了一个月医院,还没倒下,不是一般的强悍!怎么说呢?家里有个重症病人,如果家属身体不好是无法照顾病人的,确切的说,家属要有强悍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消耗体力和财力的攻坚战!
这个话题我也要写出来,我见多了病房家属,病人还没出院,家属却疲劳过度累的倒下。
我:
对,查查资料,搞得系统一点,有句话说,“久病成医”,也是很有道理的,历史上很多牛中医专家,本身就是有病,他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解决了之后,就总结出很多经验了,或者又加强了他去学习医学的决心,于是,他不断的努力,终成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