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生活在校园里,后来毕业踏入学校,一待就是近三十年;其间,无数次外出学习,也几乎都是奔走于各种各样的校园中。
看到了太多的孩子,大多都是幸福快乐的,但也有一些脸上写满了抑郁或无奈,似乎和校园的清亮美好不相吻合。
孩子,为什么要步入校园?难道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而后顺利地升入上一级学校,顺利地踏入社会,顺利地成家立业,顺利地生儿育女?
作为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领域之一,我们拿什么给孩子?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学校,发自内心地喜欢班级,发自内心地喜欢同学……
给孩子一个喜欢学校的理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话题。
理由是什么呢?
喜欢校园的美丽。校园应该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清新的空气,自由的氛围,高耸的树木,烂漫的花草,飞翔的小鸟,蜗行的虫蚁,……每一种都应该撒满阳光和快乐,没有做作,没有虚饰,到处都充满了灵性,安详的如同耄耋老人,沧桑不失风采,幼稚的如同初生婴儿,纯真不失稳健,徜徉于其间,陶醉的不仅是双眼,还有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校园的美丽,还要写在老师和同伴的脸上,所有的师生即使行色匆匆,眸子里,一定流露着自信的目光,眉宇间,一定流淌着智慧的微笑,双手中,一定紧握着创造的力量……当美丽成为一种习惯时,孩子们的、我们的当下和未来就灿烂了。
喜欢温馨的氛围。家一般的,到处都是柔和、可亲的面孔:门卫的叔叔或爷爷开心地笑着,迎接我们的宝贝,任由他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跑着、跳着;老师呢,无论在哪里看到可爱顽劣的精灵们,都会喜笑颜开,夸赞几句,点拨两语,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发自内心的激励与鼓舞;食堂的师傅们,精心地烹制饭菜,即使最普通的大锅菜,也因爱,弥散着家的味道,传递着母亲的温暖;不同年级的孩子,不论高矮,不论来自何方,相处的宛若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偶尔吵过一回,瞬间就会忘记,破涕为笑……无论遭遇了怎样的心理磨砺,孩子们都不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背后那么多友爱的眼睛看着,脚底的路就会愈发坚实。
喜欢无私的分享。浓郁的树下,孩子们可以凑在一起,贪婪地读着同学刚刚买来的书籍,时而开心,时而伤痛,不顾谁碰了谁的脑袋,即使偶尔扯伤了哪一张纸,书的主人一咧嘴就接着翻到了下一页;班级里,知识接受快的孩子,不会看着暂时落后的同学抓耳挠腮,而是真诚地予以帮助或指点,使他们及时跟上,一起跋涉于求知的路上;父母带来的美食,孩子们会放到食堂的餐桌上,和同桌的、甚至是邻桌的孩子,开心地看看,美美地尝尝,甜甜地嚼嚼,到处都是幸福的滋味……分享的快乐如同花的芬芳,弥漫于校园中的每一处角落,走到哪里,都是甜甜的歌声。
喜欢大胆的创造。走进校园,孩子们可以开心地蹦蹦跳跳,开阔的区域、狭长的角落,到处都是吸引孩子的乐土,孩子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羽翼,自由地飞向梦的星空;一定有趣味盎然的基地,或许是个天文观望台,可以借助几台老设备,看向遥远的世界,或许仅是分大的农田,一垅垅瓜秧遮没了黝黑的土地,泛着绒毛的瓜缀着,笑眯眯地瞅着发愣的孩子;一定有一群不拘小节、善于创造惊喜的老师,他们会把最普通的教育生活经营得色彩斑斓,仿佛引领着孩子探寻神奇的未知世界,孩子们努力向前,浑然不觉岁月的流逝。创造是魅力四射的种子,接踵而至的惊喜犹如翩飞的蝴蝶。
喜欢踉跄的成长。摔了跟头,哭一通,扑扑身上的泥土,爬起来,继续懵懵懂懂的走或擦擦滑滑地跑,不用担心摔倒的灰尘;两个或几个孩子因为小小的误会或无意间的碰撞,一时气盛,闹了矛盾,脸红脖子粗的,想开了,说清了,把委屈掰扯开了,又全然无事般的跳着、舞着;一不留心,成绩砸了,落后了几名,甚至是滑到班级的最末一名,独自伤悲一顿,经由某个老师的指导或某个伙伴的点醒,从成绩的泥淖中走出来,又自信地奔向探寻知识的征程。踉跄是无价的瑰宝,伴着孩子风雨无阻闯世界。
这些会是孩子喜欢校园的理由吗?自由的阳光,快乐的空气,烂漫的日子,……
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寻找并创造吧。
21点19分 1月16日18点50分修改
1次浏览
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