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我最喜欢魏晋。
魏晋风度,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性情与智慧。这个时期的人,最是活出自我,纯自然的演绎着人性率真,他们内心个个晶莹剔透,透明而洁净;雅量更是非凡,个个的灵魂有趣而有神。
魏晋名人风度的雅量,是一种风度,注意举止言谈,似如永远扇着智慧的鹅毛扇,用玄学的心性把世间风起云涌融化为一湖境水,没有一丝的波澜。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烽火连天,犹如游戏,这等境界是一种风流,更为一种智慧。
晋朝的谢安,就是一个雅量脱俗之人。
一次,谢安与一好友喝茶之后,便坐在一起下棋。两人在棋盘对弈,在淝水,前方正与前秦混战厮杀。棋盘亦是战场,战场犹如棋盘,在不同的时空下,都演绎着智慧与谋略下的胜败输赢。
这时,有下人前来禀报,说有前方战报送来。听闻后的谢安,眼神不离棋盘,思考斟酌良久,方才将手中的那颗棋子落定。此后,方才取出战报阅览。好友急于知道前方消息,此战役,乃决定国之生存,意义非同一般。他便敏锐的观察着谢安的脸色,力求获得一丝信息。
谢安看吧,装回信封之内,置于一侧,目光便又回到了棋盘。好友好一个失望,谢安看战报前后未有任何的脸色表情的变化,不动声色如此,让好友惊叹不已。待到下完棋后,方才问他:“前方战况如何?”
谢安一脸的平静,不动声色道:“小儿辈大破贼。”
哗啦一声,棋子散落一桌。原是,好友听此消息,心中一动,情之大喜,竟是把桌子上的棋篓打翻所致。
谢安在此的表现,似如对“雅量”一词所做的最十足的定义。
这个故事是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日常的企业文化培训中,我经常运用这个案例,来说一些事理。
今日下雨,不能外出,一杯茶,一本《晋书》,时光慢慢,心情沉淀。
书中亦有这个故事,并且要比《世说新语》中描写的更为详细。说是,下完棋,送好友于门外,轻轻说道:“望请常来,日后再叙。”
看到好友的身影消失的那一刻,谢安难以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脚,风风火火急急忙忙的奔向内屋,连那双可爱的木屐碰坏了,都浑然不知,浑然不知。书中说:“其矫情镇物如此”。
一时间,我竟是有哭笑不得的感觉。
一个是雅量非凡,一个是矫情虚饰,两个都似乎是至极哉。一个是智慧与气度的表率,一个是虚伪与刻意的做作,两个都似乎是至极哉。但历史又将这两个完全矛盾的方面揉碎,碾压之后,无情的放在一个身上。
开始只是,我便想多找些书籍来查阅,后来竟是会心一笑,顿觉实在没有必要。
你想看至情深厚,那你就可以选取《世说新语》的记载;如你想要说明人性的自以为是,可以粉饰自我,就可以选取《晋书》的片段。甚至,你完全将两个版本中的主人公,看做是两个人。
谢安,总是真实的谢安。谢安的故事,却是可以不断地演绎与虚化。今世的故事都雾里探花,虚虚实实不分,又何必为了千年前的历史人物,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真实的谢安,永远只属于谢安。历史可以记录历史人物,但却刻画与描绘不出历史人物的心,心只有自知。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喝口茶,刚刚还清淡雅香的绿茶,此刻竟有了浓郁厚重感,万事万物时刻在变,看样子,不糊涂还真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