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书接上回,大辽国在金沙滩设下埋伏,困住宋朝皇帝和八王赵德芳,眼看君臣性命难保......
惊堂木一拍,响脆的声音从收音机里响起,评书大家刘兰芳的声音已经入了我的骨髓,这是我听的第一部评书,当时还在上小学,下午放学身子长了翅膀一样,我就飞到了自家的瓜棚里。
在村西我家有五亩地,而且是连在一起的,那时候我觉得这五亩地超大(一亩地大约660平方米,所以现在也是超大),东边相隔100米是一条人工小河,南边紧挨着一片树林,这是是我童年主要的游乐场,摘西瓜,拔草,种玉米,收小麦,抓蚂蚱,抓消息鬼(知了的前传)。
棚子是几根木桩,木板和草席子组成的,和当年杜甫的茅草屋差不多吧,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摆在床头,下午六点半准时开始听评书,我总是先跑到地里摘一个西瓜,就地摔开,边啃边听。这里就是我的天堂啊,印象中瓜棚的感觉比家还要浓,在空旷的天地中,四周自然环绕,我就是王者,自由自在,那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至今难忘。这也许是后来我喜欢老庄陶渊明的原因。
连续很多个夏天我都是这样度过的,现在我能随口说出的评书就有:杨家将,呼家将,白眉大侠,乱世枭雄,千古英雄张学良,大明演义,童林传,隋唐演义,铁伞怪侠,三侠五义,岳飞传,薛家将……
刘兰芳和单田芳两位评书大家的表演让我的画面感特别强,尤其是在描述场景时,声音能给你扩展想象的空间,比电视的画面更有回味的空间,现在我还时常有天马行空的各种想法,和那个时候听评书有很大的关系。
评书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学校,马路,田间那条跑过无数次的小路,还有那超大的游乐场,再听一段评书,一切就能跟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