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妈妈是超人时被霍思燕瞬间圈粉了,作为一个标准的手机党,刷各种新闻,已是生活日常。她和孩子的相处模式让人心中不仅也觊觎这种美好。我的脑海浮现了八个字,岁月静好,脚步从容。
我格外的想拥有或着可以创造出这种环境,在我狭小的认知里,给孩子树立规则:今日事今日毕,东西放原来位置,懂得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是我所能想到教给孩子的。其实这些都是抽象的概念,落实行动还有有很多盲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书中的内容让我确信是有一套落实到行动上的事物。我的体内叫嚣着,没错,我就是想要一个有主见,懂得换位思考,学习能力强劲的孩子。其中芭学园招聘老师标准蒙氏老师,让我兴趣倍增。从网上找到了一家蒙特梭利老师的培训,就这样我以灵异的姿势进入了教育行业。
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一句话引起我很大的反思
经过精细照顾会影响孩子表达能力
如果说孩子还还没发出声音,或者一起想做什么的念头,你就帮助孩子做了,孩子会觉得那我就不需要说话了,反正大人都会替我做
在IC班,有一个小朋友就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中午饭都是自己吃多少自己去盛饭,唯独一个小朋友坐在那里,一开始还是以为她不会打饭,把饭放在她面前,她的表情是喂我啊。后来和家长沟通过,在家里她的吃饭穿衣等等都是家长一手照顾。在我们班和他同龄的人已经会自己打饭,收拾餐垫,和老师一起布置餐桌。还会很明确的告诉老师他喜欢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请老师帮忙。
精细照顾还会形成孩子的依赖性
在楼上是kasa班混龄的小朋友。她们老师和我在一个宿舍,有一天聊在聊天事说到她们班一个小朋友习惯性求助。幼儿园会每天监督孩子喝水和吃饭情况,每个小朋友在没有水的时候都会跑到水桶里面接,她就一直嚷嚷我打不开这个瓶子,老师我不会做这个工作。在教室里面飞扬的就是我不会。在户外活动时,我有幸和这个姑娘相处一段时间。荡秋千时自己可以的,对我说我要你推我荡的高高的,我让她自己来,可是我不会她对我嚷到。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二年级的妈妈陪孩子写作业,脑溢血进了医院。在我看来孩子认为写作业是家长的事,不是我的事情。只有她有作业是我自己的事情时,才不会依赖成人,而我不会更是在她字典里杜绝。
细致照顾的孩子不知道感恩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收到什么。
当你把太多的爱给到孩子时,只是强调了孩子接受爱的能力,让孩子拥有满满的爱,同时还得教会孩子表达爱的能力
在社会上一个只知道索取的人,是会收到社会的教训的。
孩子,世界那么大,大到宇宙洪荒,世界那么长,长到未来旅途漫漫,而我只不过是你生命的过客,无法继续陪你前行护你一生。
我不想爱你的现在,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想和你一起编织一件坚硬的铠甲,以便将来风雨带给你的是力量,而不是摧毁你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