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想法:
老年间的畅销书,我LG家都有一本,可见当年有多热门。听“得到”每天听本书,想起来看完了。典型美国畅销书,绝对具备洗脑功能,这种书往往评价褒贬各异,我觉得有些内容还是很有启发的。
谁都不想陷入贫困,怎样致富呢,改变从来都要从观念入手,“我买不起”还是“我怎样才能买得起”完全不同的思维导向,决定了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
学习财务知识,分清自己投资的哪些是资产,哪些是负债。资产是能够带来现金流的投资,资产项才是我们的事业。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投资自己的资产项,不为金钱工作,让金钱为我们工作,产生现金流。要优先支付自己,再支付别人,前提是有节制的消费,不贷款购买奢侈品,使用自己的资产项产生的现金流来支付你的生活。
精通专业既是优势也是弱点,越专业意味着你只能干这件事,做这个行业,越专业越容易被时代的发展而淘汰。其实我倒不觉得专业人士一定那么容易被淘汰,没有成功转型的希望,关键在于长期从事某一项专业工作,会让你的思维固化在这里,害怕于思考接受其他的可能性,自己把自己关在这扇门里面了。在我们公司,我已经听过各种年龄的人士抱怨自己离开公司,离开这个行业什么都不会干。而作者以跳槽的方式,从各个方面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每次达到目的再换下一家,培养下一项,如果真是这样,很让人佩服。一般人没有这个胆识和魄力,现实中,身边的人要不像我一样十几年甚至全部职业生涯供职于同一个公司甚至同一个部门,要不就是为了更高的职位、收入等所谓更好的发展而频繁跳槽。说到底,我们认为工作是我们谋生的方式,而不是培养自己的手段。
作者最推崇的个人能力是销售和沟通能力。管理、销售、沟通都是跟人打交道的本事,我自己的实际体会,这项本事无论在工作生活中都很重要,要想事事理顺没这能力难得很呢。当然我也听过有名人说(具体是谁忘了,“得到”知识新闻听来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一项专业技能,不希望以后靠销售沟通这种软实力来谋生。如果你有足够的背景,当然具备一些专业能力就可以发展很好;如果是一般人,没有“销售”自己的本事,恐怕难以走远。
还有两点很重要,就是放下自我怀疑和对行动的恐惧感,放下对失败的恐惧感。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后,勇敢的行动。需要注意的是,勇敢而不是蛮干,行动而不是赌博。同样的行为,对某些人是投机,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士就叫投资,虽然也有失败的可能性,但风险已降低很多。
作者的有效生财方式主要是房地产,看来在那个时代的美国,炒房也是相对简单有效的理财方式,但远远没有国内房价涨势这么疯狂。作者靠专业知识找到被低估的房产,买入持有再卖出获利,同时依靠对他有利的法律条文,灵活的运用金融产品,合理避税。生猛的温州炒房团在国内也是这么生财的。我们多年前也搭上了国内房价疯涨的车,如果我能第一次在老公家看到这本书时就认真读完,按照老公的理财本能,我们现在会更宽裕的多,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章节总结:
第一课 富人不为钱工作
对钱的无知产生了恐惧和贪婪,不要被这种感情控制,为了钱,确切说为了账单而工作,陷入工作—消费—工作的怪圈。
第二课 为什么要教授财务知识
学习财务知识,分清资产和负债的区别,资产带来现金流,负债则带走现金流。买入资产项为我们带来财富,买入负债带来贫穷窘迫。
第三课 关注自己的事业
事业非职业,事业的重心是资产项,能不需自己到场就能运转并带来现金收入。成人应克制消费,勤劳工作,学习各种财务知识,不断增长自己的资产项。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购买奢侈品以奖励自己。喜欢并了解自己的事业,多掌握相关财务知识才能降低各种投资风险。
第四课 税收的历史和公司的力量
财商包括四个方面:会计、投资、了解市场、相关法律。公司的优势:减税优惠,诉讼中获得保护。
第五课 富人的投资
学习理财知识,提高自己的财商,鼓足勇气去做。对普通人来说的投机,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就是正常投资。
第六课 学会不为钱工作
学会不为钱工作,为了培养自己而工作。专业容易让人陷入泥潭。最重要的能力是销售和沟通能力,放下对失败的恐惧,努力获得他们。
成功所必需的管理技能包括 : 1 .对现金流的管理 。 2 .对系统 (包括你本人 、时间及家庭 )的管理 。 3 .对人员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