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4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6/8
原文: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
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黄帝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
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少”当为“太”——译者注)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腧(“腧”当为“输”——译者注)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
黄帝问:手少阴心经上,为何没有心脏受邪的取治腧穴?
岐伯曰:少阴,心脉也。
岐伯答道:手少阴经,是运行心脏之心肌肉质气血的脉搏。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
心脏,是五脏六腑的最高主宰者,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动力本源,正常来说,心肌肉质最为坚实固密,外感之邪气不可能侵入。
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一旦外邪侵入心脏,心肌肉质就必然受损,这意味着心肌之起搏细胞(P细胞)也必然受损,控制心脏节律性跳动的电信号网络——心脏电传导系统,就必然被损坏,这就会使心脏瞬间失去自主搏动功能(神),发生猝死。
起搏细胞(P细胞)是心脏中一类具有自发产生节律性电信号能力的特殊心机细胞,主要功能是启动并控制心脏的规律性搏动,它们通过周期性电活动形成动作电位,驱动心肌收缩,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是心脏电传导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心脏跳动由电信号驱动,分为电活动与机械收缩两阶 段,共5个步骤:
1.起搏阶段:窦房结自发产生电冲动。即由窦房结(位于右心房)自动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形成每分钟60-100次的原始节律;
2.心房激活:电流传导至心房肌使其收缩(心房收缩)。即在心室舒张末期,电信号沿心房肌传递,使双心房同步收缩,心房内压升高,将血液推挤入心室;
3.房室延迟:信号经房室结、希氏束传导,且信号经过房室结时产生0.1秒延迟,确保心室充分充盈后才开始收缩;
4.心室激活:浦肯野纤维触发心室收缩(心室收缩)。即信号通过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快速传播,触发心室肌由心尖向心底螺旋式收缩,形成有效的射血动作。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其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回心房。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这一阶段中,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射血期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快速射血期,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大量血液被射入主动脉。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进入减慢射血期。
5.左右心室共同完成泵血后舒张,形成心动周期。进入减慢射血期后,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进入心室充盈期。
以上整个过程由心电系统精确调控,机械收缩与心瓣膜开闭配合,实现高效单向血流输送。在整个泵血过程中,心脏瓣膜起着关键作用,它们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防止逆流。心肌的收缩和内外膜的压力差,是血液被推向动脉的动力来源,同时,血管的阻力状况也会影响血液的流动。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所以说,当外感病邪侵入心脏时,由于心肌极为坚固,故外邪的侵入范围只可能被囿于心包膜上的络脉层面。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心包膜上的络脉,也就是心脏之冠脉系统,乃是以心脏之心肌细胞为主人、为心肌细胞提供新陈代谢服务的血脉,中医称为“心主之脉”,其气血所运行的人体经脉叫做“手厥阴心包经”。正因为外邪对于心脏的侵犯只能触及冠脉层面、而无法侵入心肌肉质,所以,在治疗由外感邪气而引发的心脏病时,无需取刺手少阴心经之主病腧穴——即无需取刺由心肌肉质之气血所运行的经络。
黄帝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
黄帝问:既然手少阴心经没有主病腧穴,那么,手少阴心经是永远都不会生病吗?
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
岐伯答道:前面讲的心经受病,特指因外邪(外界病原体)入侵心经而引起的心脏病,并非由于心脏心肌肉质本身虚弱、或饮食不调、起居不当、情志不节等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病。由于心肌通常十分坚固,故外邪之入侵最多只能侵犯到冠脉系统、和手少阴心经在心脏以外的部分,至于心脏之心肌肉质,是不可能受病的,因为心肌一旦手病,患者就会猝死。所以,如果心是脏以外的手少阴心经部分受到外邪入侵,可以单独取刺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俞穴),该穴位于手掌后小指侧的腕部高骨(尺骨小头)处,即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少”当为“太”——译者注)阴、心主之脉行也。
手少阴心经(尺动脉)之血管向体表方向发展的末梢(经脉所出,井穴)所在;其朝体内方向汇通大血管(肱动脉)的节点(经脉所入,合穴)所在;其上下左右的弯曲转折、其各脉段内气血运行忽然分散入血管网(荥穴);又自血管网而出并忽然汇于一处(俞穴)的节点所在,这些血管分布和气血运行等情况,都与前面讲过的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情况相似。
故本腧(“腧”当为“输”——译者注)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
所以灵枢经《本输》只记载的手厥阴心包经之井、荥、俞、经、合这五腧穴,为外邪引起的心脏病之主病腧穴。若外邪侵入冠脉系统及心包经,就取刺手厥阴经之主病腧穴;若外邪侵入心脏以外的手少阴心经部分,就取刺手少阴之神门穴。刺治时,都要根据经气的虚实状况、气血运行的快慢状况,来选取适当针具和适配手法,也就是迎逆着亢盛的邪气的来向而泄刺、追随着虚衰正气的去向而补刺。
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这样操作,就能使邪气得以泄出,而正气得以培固,这就是所谓的顺道而为,即顺着老天定下的秩序体系去做事。
~~~~~~~~~~
老黄历择吉,2025.4.26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5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