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孝文帝改革还是在小学的历史书上,当时的书里详细描写了拓跋宏如何用计迫使群臣同意他迁都,然后他在国内禁止胡语和胡服,全面启用汉制,使得鲜卑族迅速得以汉化。
印象无论是小学历史还是中学历史,都对他的改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当时我的想法也和现在的某些营销号吹嘘的一样,是拓跋宏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北方胡人的风俗,他是民族融合的第一人。
甚至现在还有些人宣称是拓跋宏的举措挽救了当时濒临灭亡的汉文化和汉民族,是中华民族了不起的大英雄。
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吹得太过了。
北方的胡人风俗是拓跋宏一个人扭转过来的吗?并不是。
早在北魏之前,南迁的胡人就已经汉化颇深。开启五胡十六国乱世的第一人刘渊,就是个深度汉化的匈奴人,史载他“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当时的许多名士都对其刮目相看。
而他叔叔刘宣更是师从大儒孙炎,总是标榜自己若是遇上汉武帝,就会有超越金日磾的作为。读到《汉书》中萧何、邓禹二人的传记时,又感叹若是他能追随刘邦和刘秀,一定也会超越那两个人。
甚至最后刘渊就是打着为大汉复仇的旗号来反抗的西晋,他们完全以汉人自居。如果说这些人只是匈奴的首脑被汉化的话,那么从别的例子中也能反应出其他匈奴人的状态。
陈远达,匈奴后部人,史载他“少面孤贫,常躬耕兼诵书,乐道行咏,忻忻如也。至年四十,不与人交通。”如果不说他的民族成分,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是个匈奴人。
还有个同为匈奴后部人的卜珝,从小就研读易经,其后成为算命达人,并且成功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北魏是第一个改汉姓的吗?也不是。
羯族人石勒,本名㔨,从小作为奴隶四处逃亡,直到追随汲桑,才“以石为姓,勒为名焉。”
略阳有一户氐族酋长,因为家中的蒲草长得茂盛,于是就改姓为蒲,后来又因为谶语“草付应王”而改为苻姓,这就是前秦的苻氏。
此外还有羌族的姚家,氐族李家,以及鲜卑段部等等,这些人的祖先都是胡人的名字,到了后来都变成了汉姓代代相传。而且这些胡人在建国前后普遍也早就放弃了逐水草而生的传统,从事了农耕生产,可以说,他们早就已经被汉化了。
那么为什么孝文帝改革的时候,会提出那么多强制性的汉化政策呢?这些不是因为北方的其他胡人没有汉化,恰恰是拓跋鲜卑的汉化程度较低。
拓跋鲜卑是晋代入主中原的胡人中汉化最晚的一支。北魏的前身代国甚至都不在十六国的范畴之中,他们的国都盛乐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
也正因如此,他们始终都保持着游牧民族的彪悍风气。趁着中原大乱做大做强之后,国内的管理也十分粗暴,甚至官员都没有俸禄,还需要靠劫掠为生,残酷的民族冲突更是经常发生,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
因为这样的野蛮统治无法适应入主中原之后的形势,所以北魏才有了汉化的举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孝文帝的改革不是超前意识,而是因为落后而在补课。
而且这一改革也并非全都是优点。孝文帝在大力引进汉文化的同时,也将腐朽的门阀制度照搬了过来,结果导致国内的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同时也冷落了北方守边的六镇勋贵,最终导致六镇起义的爆发,为北魏的覆灭敲响了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