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孩子上了中学后,就没有固定上课的教室,而是采取科目制,让大家在不同的科目时间,前往不同学科老师上课的教室去学习。一整年间,还会有五到六次不同课表的变动时间,以配合不同科目老师的教学时间,以及分组上课的学习。
❤️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芬兰社会与教育不采用“防制”的管理法则,而是选择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教育的开始。
❤️信任起于自我管理,这是芬兰教育体制中一项基本概念。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是要求学会书本的信息就好,还是要学会独立与发展出自我想法,更能进一步发展出自主搜寻、汇整信息、研讨运用的能力呢?
❤️芬兰教育体制专注于培养孩子们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唯有一个与生活教育充分结合的学校教育,才能达到让孩子永续学习(Education for Life)的基础。
❤️教导,同时尊重孩子与个人的独立性,就能在教学中赋予孩童责任。
❤️只有发展出持续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学习成果才会强大、丰硕,而且无止尽地延伸。
❤️制定教育方针与核心课程纲要的教育委员会认为,所有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个人的成就感,这其中当然包括老师!
❤️ 孩子们的数学作业等,大多不会由老师批改,而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相互核对答案,或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由学生自行订正。
❤️芬兰的班级人数显然不多,但老师不批改作业,反而花更多时间准备课程、思考、休息、充实教学内容和自我研习、进修。
❤️老师教学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帮学生提供答案。
❤️将事情交由孩子主动来动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这是芬兰教育理念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特色。
❤️芬兰教育中另一项最可贵之处,就是尽可能地不比较、不评分,对学生和老师都一样。在学校不给教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
❤️所谓的老师一样好,就是在其养成教育中,拥有完整的教学能力训练。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的教师,不仅拥有硕士学位,更在其教育领域学习中,发展出研究、教学与思考的多轨能力。他们相信评比与评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扭曲与竞争,反而丧失了鼓励老师们自我充实、进修的本质与意义。
❤️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老师既然不能选择学生,就不需要强力去凸显自己的“教学成果”,再说,成果又如何能具体地被评估呢?
❤️“平等、品质、公平”是芬兰教育中不断强调的。人人都应赋予相同的机会,但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因为那只是跑百米的冲刺,而不是真实人生的马拉松;况且,谁要是在马拉松的起跑点上就争先要赢,那通常是最后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