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里窝了好多天,除关注排山倒海的疫情新闻,更多的是回忆过往种种,年已近尾声,对"年”也发表点儿感悟吧!
说起过年,似乎只剩下一些儿时的美好回味,已有多年把春节当作一个长假,甚至感觉还不如平时的长假,没有丝毫的欣喜或期待。宋之问有诗云:“近乡情更怯”,套用过来过年的心境也可以说“年近情更怯”。
记得儿时的春节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正如母亲所说:腊八粥好比迷魂汤吃完后人们就开始慌年买东西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总盼着学校赶紧放假过年,年对我们意味着丰富的食物,新衣服,热闹的场景,见到我想念的亲我的姨妈姑妈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心里有所期待,人就会变得幸福!时至今日,每每生活不如意,我都告诫自己“喜乐安康顺进都在后边”,一旦有了期待,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转眼来到小年,晚上要吃火烧,妈妈总是早早发好面,吃过午饭就开始忙活,擀面杖翻飞,擀成片,放油盐葱,再卷成卷儿,切成一个个的面团,压成圆的饼胚,放火上炕,炕完后再蒸,那时的我也溜溜的跟在妈妈屁股后,帮妈妈压压面团,翻翻炕黄的饼,忙的也不亦乐乎,厨房里地锅中的火烧的噼噼啪啪,有时候烟气呛的咳嗽,但更多的是面饼的香味和热气,这场景现在想想都暖和,今年小年,大姐照妈妈的方法做的火烧给我了一些,吃起来已不复当年的暖和味道。但兄弟姐妹中只有大姐学到了妈妈做饭的手艺,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至于不好串门的闺女外出只想去大姨家。每次去外婆家,都要问大姨去不去,大姨去了她才去。能把日子过的有烟火气,也是一种高级的能力,因为烟火气里有暖气,这一点我很羡慕大姐。
年前的每一天在妈妈的带领下过得都很有仪式感!二十四扫房子,那时侯衣服都没帽子,怕落的灰脏了头发,头上缠着毛巾像极了五六十年代的农民,用绑上长竹竿的扫帚把房角上的蜘蛛网扫下来,一番忙乎屋子好像开净亮堂了不少!二十七八往往要过油,这一天也是我最欣喜期待的,早上没起来,院子里已响起爸爸的劈柴声,姐姐们洗菜切菜声,妈妈则在给我们准备春节主要的零食一一麻叶,把放了糖、盐、鸡蛋的面和好,用擀杖擀好洒上芝麻,切成片状的,巧手的妈妈还在中间划了几道,翻成麻花型,儿时的我觉得妈妈的擀面杖不亚于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出面条、饺子皮、麻叶、火烧、菜盒、撒子来。每次过油先炸麻叶,出锅的第一片总是发放在灶台上,妈妈说得先敬灶神,很虔诚,最初的感恩教畏之心大抵从敬灶神开始的吧。每出一锅姐妹几个吃的可欢了,在堂屋和厨房穿梭住来,有时候还提醒妈妈油热了,妈妈总是说过油时侯小孩子不能乱说话,把我们统统撵出来,只许大姐去拿出来给我们吃!长大后我才明白,一切种种皆为安全!
三十上午,爸妈都开始忙活,妈妈焯萝卜,焯熟的萝卜放笼布里捏出水,爸爸则把肉和葱放一起用刀噼里啪啦剁,剁碎后加入剁碎的萝卜盘好馅,下午吃完饭,妈妈开始和面、醒面、擀饺子皮,我的任务是运皮,把妈妈擀好的饺子皮从厨房运到堂屋,让姐姐们包,我走马灯似的来回转着运皮,并负责信息联络,这边包的情况及时汇报给妈妈,那边妈妈可以调整擀皮的速度,我传递的信息决定了妈妈手中擀面杖翻飞的速度,而少不更事的我不知道说谎反而不断催妈妈擀快点儿供上姐姐们包!三十晚吃完饺子,爸爸妈妈会洗头洗脸洗脚,把沾满油污面粉的衣服脱下来洗洗,寓意把脏的东西留在旧年,新年对他们来说往往不添新衣添干净!吃完饺子一家人围炉烤火边包饺子边拍话,父母说的则是明年我们家要买个电视什么的,然后把我姐妹几个的学业评价下,提出明年的期许,没有声色俱厉的批评,没有叛逆的犟嘴,一切来年的期许就这么完成了!接着妈妈会嘱托一些大年初一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能让大人喊起床呀,表现乖点,别让大人嚷呀,不能和别人吵嘴、骂人,不能扫地等等,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提前准备好。等这一切忙完已夜深了,枕着我的新衣服甜甜入睡了!
大年初一,所有的美好皆从这一天开始了!早上被鞭炮声吵醒,父母已起床放炮下饺子。我一咕噜起来,穿上新衣服,把脸洗了一遍又一遍,头发梳的光溜溜的。不待弄完,小伙伴就来喊我拾炮去了,忙不迭的跑出去,满院子捡放炮漏下的没燃的鞭炮,每看见一个,欣喜的像发现金子一样,待转了一圈,每大小伙伴的口袋鼓鼓囊囊的,大家还要比比谁捡的多,捡的多的被大家羡慕,捡的少的心里暗暗难过但不能哭,曾经有一次,我捡的少,待大家散去后我忍着饿独自一人在院里又转了好几圈捡了一些才回去吃饭,很小的时侯,我就懂得不如别人时要比别人再下劲一些赶上来!吃完饭,依例邻里间要相互拜年,进门第一句:称呼加新年好!这么简单的话语真在那一刻正儿八经的说出来,反而不好意思了!但无论是大方的说出来的,还是忸怩说不出的,小孩子到了哪家,主人家总是糖和瓜子款待,遇上大方的临走给口袋装上,但我的口袋往往转一圈儿没多少东西,因为妈妈总教我有个大样儿,别人给东西尽量不拿或少拿!家里的零食虽然平时妈妈总是吃一部分藏一部分下次吃,但初一这天的零食总是敞开了吃!长大后才知道:只有在自己家吃美了,到别人家才不馋人家的零食,才有个有出息的样儿!
儿时的年,虽没有现在琳琅满目的零食、美食,没有光彩夺目的春晚,但很有年味儿!何谓年味:未来的希翼,一家人的温暖,甚至亲情滋润下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