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兔君
“拖延”是动词,“拖延症”是名词。
也就是说,当你拖延久了,就会拖延成疾,这是病——得治!
1
那到底什么是拖延?什么又是拖延症呢?
拖延是我们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是我们逃避现实压力的一种策略。
拖延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个自我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此外它还受到一些生理因素(如注意力缺陷紊乱,执行功能障碍等)的影响。——摘自《拖延心理学》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百度百科
一句话:拖延是心理层面上逃避的一种策略。
注意!这里没有说究竟逃避的是什么,因为可以是任何人认为的任何事物、想法和情感。
比如,
我不爱写论文——拖延;她不爱去锻炼——拖延;
他不爱做实验——拖延;她不爱查资料——拖延;
他不爱回邮件——拖延;她不爱日更文——拖延;
......
拖到不能再拖,然后草草了事。
虽然每个人的逃避的事件不同,但结果却极其相似,要完成的事,要么没做完要么没做好。
此时向那些人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都异口同声回应我——因为懒!
2
那么“懒”的根源到底在哪?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多与早期经历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
认知行为理论派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绪,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拖延者们之所以拖延,是由于他们有自己的信条。
比如,他们追求完美,他们认为自己优秀做事时应该轻而易举,他们认为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做到有的人就会有挫败感,等等他们认为的认知。
拖延者恐惧自己陷入繁琐事务中,想通过拖延来伪装自己脆弱的本质。
2016年4月13日,TED演讲者Tim Urban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向大家详述了拖延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对于他的观点印象深刻。(感兴趣可以点击观看视频哦!)
他认为拖延症患者和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脑是不同的。
(1)两种大脑都有一个理性决策人,但拖延者的大脑中还有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2)平时没有异样,一旦发生情况,拖延者大脑中的决策者做出理性的决策要去工作时,猴子不喜欢这个计划,就会抢过方向盘说,我们去看看锋菲恋的八卦新闻呀,那太有意思了,过了10分钟重新思考还有比十分钟之前更有趣的事吗,接着刷了刷微博看了看朋友圈......
(3)以上的事情都要花费时间,结果,没有时间工作了......
(4)这只猴子只活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它只知道两个词:“简单”和“娱乐”,这两点对于动物来说并无区别。
人类是一个新物种,原始社会这没有问题,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猴子不理解人类需要正常睡眠、饮食规律、繁衍后代,所以此时出现了一个做出理性决策的人,他会设想未来、从大局出发、做计划。有时人类也需要休息、娱乐,会和猴子的娱乐重合一部分。
但无法预料的是,拖延者不但处于重合部分而且还进入了黑暗广场,这里充满着愧疚、悔恨、焦虑......这些都是拖延者常有的情绪。
(5)人是如何重新掌握方向盘的呢?人有一个守护者,称之为惊慌猛兽,当接近截止日期或当众出丑或职业灾难等情况出现时,惊慌猛兽就会苏醒,而他是猴子唯一害怕的东西,此时猴子会立刻窜到树上,人重新掌握方向盘。
(6)拖延分为两种:有截止日期和无截止日期的。
有截止日期的,最后惊慌猛兽会惊醒,人会重回方向盘;
那些无截止日期的,包括自学某一领悟的新知识,创业,现在进行的写作,除工作外还有健身、照顾家人、维系感情,这些没有截止日期的事件,会让人们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很多人之所以沮丧,是因为他们有时候会认为,自己是生活的旁观者,不是还没有实现梦想,是还没开始去追逐。
(7)每个人生命中都拖延一些东西,我们需要警惕及时行乐的猴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现在!
3
治疗拖延症的药方
简书中搜索治疗拖延,结果如图:
最推崇的当然是偶像小六哥的这篇《治疗拖延症,如果只有一个方法管用,一定是这个》。
文中核心观点:治疗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延迟满足。
根据《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每天在自己精力非常旺盛的时候,专注做完成最难的三件事情。
“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青蛙,不要长时间盯着它看。如果你必须连着吃掉三只青蛙,记得要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
——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Eat That Frog!)一书的作者
不知道是偶像效应,还是心理作用,我就是按照小六哥的方法,每天进行吞青蛙练习。
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先整理昨天完成工作的情况,记录成功日记(《小狗钱钱》中提出的“成功日记”),随后打开吞青蛙列表,将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列出来,最难做的放在第一位,因为人一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从上午最旺盛随着太阳落下去,精力衰减至最低,所以合理安排待办清单也是一种能力锻炼。
当然,此时你会说,“我也做计划,可常常发现,一天结束后躺在床上发现清晨设定的日计划根本没完成,事情还是拖到第二天。“我同样也出现这种情况,采取措施如下:
(1)反思:回想事情没完成的原因——恩,白天到底是做了什么其他事,导致计划一点没有推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改进。
(2)坚持:不要因为开始的艰难行走,就轻易的放弃,破罐子破摔。每天提醒自己,有三件紧急重要的事去完成,哪怕说拖延症晚期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会治愈,需要一个改变的过程,只要你开始行动,就是好转的开始。
(3)番茄钟工作法:利用25分钟定时工作、练习专注力,这确实帮助我能够集中注意高效完成25分钟之内的任务,这种方法经过本人亲试,有效✔️!(如果不知道,建议百度“番茄工作法”,或是去得到听成甲老师说书《番茄工作法》)
(4)奖励机制:当你发现自己可以连续坚持1周、1个月、甚至1年的吞青蛙练习时,当你复盘时盘点自己的收获,你会不知觉地发现收获已是沉甸甸。所以,那还等什么,自己这么棒,当然奖励自己啊,比如坚持并完成了1周吞青蛙练习,我奖励了自己一只马克笔,坚持1个月时奖励了自己一套进口水彩颜料,坚持1年的时候,哈哈,还没想好,但一定会是个大奖。
其实,方法再多,也只会让你信息更丰富,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有的人,知道吞青蛙练习、知道番茄钟,甚至手机上关于时间管理的APP快占满整了个屏幕,但他还是继续拖延、拖延、拖延。
个人认为,你得的不是拖延症,你得的是懒癌!
科研角度来讲,目前医学上仍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肿瘤、癌症进行持续深入研究,但仍然未果。
所以,如果你不行动,知道的再多,也只是空拿着药方不去抓药,何时才能好转呢?!
如果你乖乖听话,好好吃药,好好养病!
终有一天,你会战胜病症,精神抖擞,向着更美好未来前进!
希望这颗药丸对你有用!
完
【彭小六梦想早读会】
【彭小六日更私密群】
【无戒日更挑战营第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