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帮儿子整理他的暑假作业,其中一项数学作业是“读一本数学书,最好写下读后的感受”。儿子随手在后面打了一个对勾。我问:“你写读后感了吗?”他理直气壮地回答:“不用写读后感啊!”“怎么不用呢?”我问。他指着作业单读给我听:"‘最好写下读后的感受’,不是必须要写的!"
我盯着他问:“既然是‘最好写下读后的感受’,你为什么不让自己做到最好呢?”儿子良久不语。
为什么不想让自己做到最好呢?或许很多人也这样问过自己。因为做到最好是很累的一件事。人的天性都是趋逸避劳的,当做一件事让你感到疲累时,你就会忍不住想要放弃。人一旦有了放弃的念头,就会找出很多应该放弃的理由来减轻心中的内疚。当理由足够多的时候,人就成功地欺骗了自己,理直气壮地放弃了劳累,选择了安逸。
可是,不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就不累了吗?
做一项工作,认认真真地干,或者马马虎虎地干,都是要付出的。马马虎虎地干,便会有一部分心思不在工作上。那部分没有放在工作上的心在想什么呢?在想某位朋友就不用像自己一样劳累,在想自己怎么会如此命苦……这样想下去,怎么能不累呢?反倒是认认真真地工作,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人进入“心流”状态,就感觉不到劳累,反而会非常享受。
还有人会说:“我既不追名,又不逐利,我只想过平凡的生活,何必要追求最好呢?”
做到最好和名利无关。将一件事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职业道德。做农夫的,将一方田种到最好;做老师的,将一堂课上到最好;做画家的,将一幅画画到最好……这样,人的内心就充满成就感,充满实现价值的满足感。心满足了,幸福感就来了。
当然,通向最好的路,一般都不是坦途。跨越障碍的过程,并不会让你感到愉悦,反而会让你体验到某种痛苦。但是,与到达终点那一刻的欣喜相比,所有的痛苦都变得无比渺小。
在障碍前止步不前,也不会带给你幸福。一天下来,同伴已紧握时光越过障碍奋然前行,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原地徘徊,虚度光阴的悔恨,落后于同伴的恐慌,与跨越障碍时辛苦相比,更折磨煎熬你的灵魂。
因此,做,远远幸福于不做;认认真真地做,远远幸福于马马虎虎地做。既然认认真真地做了,为何不再加把劲,把它做到你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