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湖北 晴
文/海贝拾梦
01
总有些记忆潜藏在脑海,待春风化雨时,心也跟着融化了,过去所有的叛逆,后来也能理解了。
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已是春分节气,春天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万物复苏。而此刻的我,依然沉寂在梦醒时分。
我想与万物赛跑,他生长我生长,它枯萎我绽放。可是走到人生中途才蓦然回首,最美的光阴已过去一半。如果我有一朵花的生命,大可在百花绽放之后默然凋零,可是生而为人,便要活出它的意义。
这世间,远在你昏昏欲睡之时,有人在奋力前行;远在你通宵玩“王者”、“吃鸡”的时候,有人早已考过了英语四、六级。我们不论起点的高低,只论过程的付出。有些人,生来就含着金钥匙,而有些人,生来就得付出比别人加倍的努力。
以前我从不觉得努力有多厉害,甚至对那些只会,埋头苦读书的人嗤之以鼻,总觉得不就是学习么,做做样子谁不会,可是后来的我错了。努力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更不是一场形式。
在我倔强的坚持了两天的认真学习后,心里已在慢慢退缩,那种学习真的太辛苦了,你所有的精神不仅时时刻刻要聚集起来,还要有效率的坚持下去,也许很多人可以拼了命的去努力学习,但保持高效学习,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一切佯装在需要真凭实学和毅力的时候,我们一样都不具备。
那些沉住气,一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的同学,成绩一路以蜗牛式速度慢慢爬升的时候,我们还是不屑一顾。觉得不值得,我们拼命努力上两个星期,一个月才有几分的提高。可是我们忘了,倔强的我们不信真理,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02
提起高中,是每个大学生的痛,高考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劝我去复读,再来一年。可是我的心里无论如何都是排斥的,宁愿上专科,也不愿意去复读一年,高考像一段无法触及的痛,它会随着距离的疏远而愈合,随着距离的走近而撕裂。
青春是痛苦,迷茫,那种沉浸在失落里的挫败感更似家常便饭。所以后来我很佩服能挺出高三的学生,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那种愈挫愈勇的孤勇。
《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在那段痛苦的高三生涯中,我莫名的排斥学习,排斥那种应试化教育。学校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他们更似在培养一种会考试的机器,每天讲的习题是教会我们如何作答,而老师更似完成任务一样,拼命的赶,每天发不完的试卷,堆积着每天写不完的试题。
那种环境下,人人都在拼,出身寒门的你,又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但越是这样,我越是排斥,甚至越是高考临近,我越是逃避。那种从早上睁开惺忪的双眼,又在惧怕一天会在复制中度过的时候,内心无比挣扎,期待下课,期待放学。下自习后,直到教室的人都走完,我才慢慢一个人走出去,因为在那一刻,我才觉得我属于自己,只有在那一刻,才能享受最后宁静的孤独。
03
我比任何人都明白努力将会得到什么,不努力又会失去什么。当我们投身于赤裸裸的现实,面对与自己灵魂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我多想叛逆一次,多想选择自由。
那段极其烦躁的时间,我看到了《平凡的世界》,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会耗费我很多时,于是我找来了电视剧,每晚只有五六个小时休息的时间,我却挤时间把它看完了。
我也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像孙少平一样的知识青年。在平凡的生活中,想要摆脱命运的束缚,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高尚的灵魂。不得不说是《平凡的世界》将徘徊在生活边缘的我,拉回了现实。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的写起了日记,开始认真的记录生活,学会阅读,学会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高考毕业后,我打开柜子,里面是四本写的满满的笔记本,还有订合的100多页A4纸上写满的散文和随笔录。
当时我捧着厚厚一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心事,我为自己感动的哭了,原来我的青春是这样轻,又是这样沉重。压力最大的时候也不过是一页纸的重量。
04
我怀念青春里有高考的日子,怀念一个人也可以天下无敌的样子。即使是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也觉得单纯和美好。
在日后的青春里,在也没有什么大型考试比高考那样波澜壮阔;在也没有喜欢的人,似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再也没有单纯的友谊,骑着单车一路狂奔。我们的青春从一经高考就似乎结束了,它似一道分水岭,跨过之后就是生活的细水长流,柴米油盐了。
高考,是青春最后的狂欢。哪怕高考前夕,我们都在毕业晚会上畅汗淋漓的唱歌,跳舞,拍照留念,那是我高中三年最大胆的一次,邀请了老师,和同学一起唱了歌。仿佛那一刻,所有的不舍与千言万语都溶于这首离别的歌。最后的日子行走的那么快,还和某某没有互赠留言册,和门卫老头还没有来声道别。却发现校园里的倒计时已经不留我们了。
青春,是唯一等日后慢慢老去的时候最容易让人怀念的名片。它装满了太多的故事,悲欢,离合,相聚,萍逢。每一个字,每一词都是表面拂着轻纱的波澜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