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1---我为什么要来牛人营?

一、我被大脑欺骗了

行动结束后,我毫不犹豫地报名来到了牛人营。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引领你变成某一个领域的行家呀,这个“诱饵”多么诱人那。

按理说,我自愿去做一件事情,肯定会全力以赴。但事实证明,我被我的大脑欺骗了。我并没有完全具备“全力以赴”的思维方式。

二、我走了弯路

有一天,小伙伴们在群里讨论周六联机分享的事情,伟星大大甩出一句话来,让我心里一个哆嗦。他说,大多数人会回归到自己以往的思维模式的,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和以前一样。

回想之前,我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

01  喜欢做旁观者。到任何一个团体或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开始总是先观望,看别人做了再说。怕出丑,怕犯错,怕不够好,怕好多不会的东西……

02  喜欢做被动者。总是等着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励,才会迈出第一步。等待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场。

我以为经过了行动营,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有改变,但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不稳定的思维模式下,我在牛人营的两个月是这样度过的。

01  关于人

刚开始进入100多个人的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一言我一语,上千条信息扑面而来。我就算发了信息也不会有存在感。

算了,做一个旁观者吧。有空就看看,没空就让它去吧。

事实证明,当你不在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会慢慢的离你远去。

02  关于破局

第1个月时,每天都会写破局。

因为很多问题都是与个人经历有关,有时发现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有经历但又不想吐露自己的心理,所以破局写得很少。

因为与老铁的链接少,有时写了没得到反馈,越发不想写了。

这就是被动的心态在作祟。

三、转折

第二个月终于到了打卡环节,没想到一上来就要读《抢占心智》,这些东西与自己多么不沾边儿呀。读这些东西能帮自己找到定位吗?

一边怀疑,一边撑着完成了打卡任务。没想到在写1500字阅读笔记时,还真的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作用。

“定位”这两个字在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加上新工作的原因,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生物钟、外在形象、培养爱好以及思考职业……因为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品牌呀,我不能随意的对待它们。

最近呢,又来到了第二个模块《有效学习》。我开始运用打卡,梳理自己以前的学习习惯,梳理如何运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培养兴趣爱好,梳理如何去扩展已知的技能。

于是我发起了英语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

今天无意中得了一个突出进步奖。虽然平时对写作没有很高要求,但是得了奖还是挺让人兴奋和开心的。原来,反馈的力量真的强大到难以想象。

四、改变就在不经意间

经过这两个模块的打磨,我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比之前又前近了一步,具体来说就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替代了原先根深蒂固的旁观者和被动者的思维模式。

01  不做旁观者,做参与者、主持者、链接者、点评者等等,不怕出丑,不怕犯错,不怕不够好,不会就去学。

02  不做被动者,做发起者、分享者、管理者、监督者等等,不再等待被鼓励、被发现,而是主动去做鼓励他人、发现他人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