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一.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1.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社会交换。催生帮助行为的报酬,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帮助行为对自我价值感的积极作用,为因何那么多的人际做过好事之后更会做好事,提供了一种解释。
(1)内部回报。
①内疚感。内疚感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使人们更敏感,使亲密关系更持久。
②消极心境。帮助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奖赏作用,帮助行为来自社会化过程。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帮助学生们也随着自然的发展起来,最初的帮助行为是因物质回报而产生,其后是社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③坏心情-好行为现象的例外。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们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④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嗯,积极心境会产生积极的想法,积极的自尊,从而导向积极的行为。有积极想法的人往往更可能有积极的行动。
(2)社会规范。
社会期望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两种驱动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肆意帮助而不是伤害。
等人们不能给予回报的时候,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胁或被贬低,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帮助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社会责任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女性则对不同性别的求助者一视同仁。
2.进化心理学。
《自私的基因》基因的自私性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使,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亲缘保护。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亲缘选择——偏袒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帮助近亲是我们的本性。
互惠。会不会在那些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能最好的起作用,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能经常看到被自己帮助过的人,互惠行为在偏远的乡村就比在大城市发生的更多。
当群体之间进行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不利于他的群体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3.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真正的利他主义。
除了由内部的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作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基于共情的利他主义,由于共情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即便他们的心情不会受其影响。
二.我们何时会帮助?
1.旁观者数量。有更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受害者更少有机会得到帮助。
每个人通常都以他人的行为作为现实情况的线索。
透明错觉指高估他人了解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
在人越多人口越稠密的城市的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越小。
旁观者效应:在场的其他旁观者会抑制个体的帮助行为,尤其是当紧急情境不甚明了或旁观者是不容易理解彼此行为的陌生人时。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一个悠闲的人可能停下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一个有急事的人则会继续赶他的路。
4.相似性。我们更多的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攻击,也更乐于帮助他们相似性偏爱,既包括外表也包括信仰。
三.谁会提供帮助?
1.人格特征。那些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
2.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从事志愿者工作上花的时间更多。
四.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1.去除对帮助的抑制。
(1)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提高自我意识,接上姓名标签被观察和评价,注意力集中的安静状态能够增加,帮助行为自我意识高的人更经常地将理想付诸于实践。
(2)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心。感到内疚的人会以行动减轻内疚感,并维护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也能见见人们乐于助人的自我形象。
2.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教化道德包容。
利他主义社会化的第1步是去除天然的内群体偏爱,比如亲缘喜爱和部族喜爱,而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限。
(2)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3)把帮助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对人们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到好处的反馈,我们也许可以增加他们自己重做这些事中得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