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你听,春天的脚步!
——苏教版第三册练习二教学建议
梦轩
春天来了!《春笋》一节节生长着,《雨点》落进了《小池塘》里,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春天的早晨》,草原醒来了,《春到梅花山》,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的组合,它们和练习二一起奏响了春天的赞歌。
翻着教材,不禁又想到一个问题: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局限在“教一篇教材”上,而实际上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是有着很明显的单元主题的,近年来,我们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口号,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以为教师应当加强主题意识,备课时应当将本单元的教材进行整体解读、把握,从而提炼出教学重点。
教师在拿到教科书之后,首先要对全册教材进行通览,对本册的内容,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全局在胸,然后全面周详、合理适宜地制定全学期的教学计划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在对教材进行分类钻研,逐项研究,一起发挥各子系统的整体功能。细细梳理之后,你就能够对重点难点的确定、缩减补充的分配,时间空间的调度等方面予以妥善的安排,从而在每个单位时间里都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元贯通就是在教学方案预设的基础上,先以单元为整理来阅读,思考,把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在同一主题下整合起来,然后再逐课研读、分析,根据各课的特点,分别确定其教学价值、学习内容、教学流程与学习方法等等。这样,就可以发掘出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共性特征和内在联系,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放到更为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去,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本单元内部各元素的协同作用,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由此,我开始尝试“单元主题教学”。即以单元为单位,加强预习要求和引导,完成初读环节,然后找出教材中的联系点,再去寻找每篇课文的个性,进行教学。那么,练习的教学就不应当是孤立的,而是对本单元主题内容的一种呼应与升华。
由此,我想练习二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个板块来教学?
第一板块:你听,春天的旋律
通过播放视频《春天在哪里》,创设一个教学环境,把学生带进春天的主题。然后追问“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复述视频中出现的春天,初步感受春天的典型事物及特点。
第二板块:发现春天
歌曲里说“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让学生去寻找课本里的春天,于是,孩子们可以在《春笋》里找到“春雷”“春笋”“春风”“阳光”“春雨”;可以找到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快乐的《雨点》;可以找到《小池塘》边的芦苇,池塘里的白鹅;可以找到梅花山上报春的梅花;可以找到铺满新绿的草原上欢乐的牧民和羊群。这些是对单元前面四篇课文的回顾,同时,也隐隐给孩子渗透了单元主题的思想。
课本里有春天,春天其实更在我们的身边。接着出示练习二里的文字: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杏花。蝴蝶在花丛中飞,鱼儿在小河里游,青蛙在池塘边跳,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引导学生看教材34页插图,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还有哪些是片断中没有的,这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再提问:“河”“池”的偏旁都是三点水,“跑”和“跳”都是足字旁,你还能从前面这段话中找出偏旁相同的字吗?想想为什么带这个偏旁,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就会发现如“花”“草”都是草字头,因为都是植物,“蝴”“蝶”都是虫字旁,因为都是昆虫等等,通过练习让孩子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的兴趣与能力。
这段文字中的几个句式相同,讲的是人或者动物在某处的行为,可以结合第二题引导孩子仿说:“燕子(蜜蜂、布谷鸟)在 。”追问,你发现这几个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孩子们明白,燕子、蜜蜂、布谷鸟都是一些跟春天有关的典型动物,同时提示他们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所说的场所和行为要和主人公密切相关,说出它们的活动特点来,最后再放开,让孩子用“ 在 ”进行说话,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寻找更多的春天的典型景物。那么,如果让你给文章中的这幅图配上名字,你可以起什么名字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入对“读读背背”中的四条成语的学习,同过对比看图,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再通过对词串的反复朗读,体会韵律美、画面美和意韵美,在熟读成诵的同时,逐步形成图画,让学生进行说话(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公园里或者田野里寻找春天,让孩子到处看看、听听、摸摸、说说,亲身感受,形成情感共鸣之后说话)“春天在 , (动物、植物、人)在 。”结合口语交际的要求,由画面切入生活,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以“看谁眼睛亮”为主题,让孩子交流自己发现到的春天,在交流中让春天从抽象到具体。在交流的时候,注意有顺序、有条理、目中有人。
第三板块:书写春天
春光这样美,难怪人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两句名言警句,进行惜时教育,吟哦诵读之后,转入“写好铅笔字”的练习,通过对“春”“杏”“花”的字形分析,配以描红、仿影、临写的写字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指导孩子要把字写美。
第四板块:传递温暖
春天是温暖的,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也要把温暖传递给别人,让别人感受到温暖。比如,在春天的一个节日——“三八”妇女节给妈妈做一张贺卡。这种练习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活动兴趣,首先就要尊重和保护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做什么样的贺卡、写什么样的话,都有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主要起帮助作用,让孩子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贺卡写完之后,最好能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把贺卡赠送给家长之后,能够得到激励性地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升华对“春天”的理解。
本课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自主选做: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三月有好多节日,数数看!你喜欢哪个节日?这个节日里,你想做什么玩?说说看。
[if !supportLists]2、 [endif]春姑娘带来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不知道小朋友感受到了没有?如果感受到了,就说出来。
[if !supportLists]3、 [endif]春天美吗?用你的画笔把你看到的春天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