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与战友论及诗歌之雅俗,虽几番交锋,然终觉意犹未尽。故成文于此,以期抛砖引玉。
诗歌之雅俗,一曰用词的雅俗,一曰意境的雅俗。前者论述颇多,且浅显易懂,在此不予赘述。
意境之高雅,当为诗词之魂。
试举一例以析之。
一壶,器形优美,做工精湛,用材精良,若出于名家之手,则更是身价百千倍。配以红木底座,居于博古架上,置于雅室之中,时时把玩,可传之后世,收藏鉴玩之人谓之雅士,此,即为雅。
一痰盂,无论其造型多么优美,做工如何精湛,釉色绘画如何精彩,出自如何著名的品牌,会有人将其置于案头鉴赏把玩么?当然不会,因其终究只是一件俗物,难登大雅之堂。
同理,意境高雅之诗作,可书成条幅,悬于雅室墙上;虽历经改朝换代仍为人所传颂吟唱;直叫人感叹真乃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绝世佳作。
诗歌乃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自当以追求高雅意境为最高目标。正如,掌握了瓷器制作手艺之后,是去做可传千世的壶,还是去做实用的盂,其品位当不言自明了。当然,盂之实用类器物,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必须有人去做,而且其中也不乏精品,但这已经不是艺术的范畴了。艺术是精神符号,能够穿越古今、引起大多数受者共鸣的艺术作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寄托情思、陶冶情操、平和心态的艺术作品,才是高雅之作。那些或偏激狂躁、或愤世嫉俗、或溜须拍马、或针锋相对、或用词糙俗等等,窃以为都难以成为高雅之作。
因此,学诗之人,在掌握了基本的平仄韵律之后,除了要加强遣词炼句的练习和积累,更要在修养、胸襟、格局上予以提高,这样才能雅士出雅品。
以上可视为本人学诗的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