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晚会是50年代兴起的一种群众文艺形式,其档次根据参加者的水准而定。由于参加者有共同的爱好,互相邀请、彼此来往,所以它又是交朋友的好场所。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自己交的朋友也多起来,记得名字的有吴慧琴,史菊英,张红英,罗万龙,叶长兴等。只要胡琴一拉、扬琴一敲、琵琶一弹、鼓板一响,就好像一块磁铁将大家吸引、聚集在一起,而且十分投缘。
我在校外的演出活动及文艺才能很快就传到了学校。经丁志才、徐志龙学生会主席推荐,校方决定让我做学生会文艺委员。每逢学校搞活动,就有许多人向我班主任求援,要求我帮他们辅导排练,教沪剧曲谱,连老师们排演也常会叫我去。那年普陀区搞了一台中学生文艺联欢会,我和徐志龙合唱的《东风绝对压西风》以及我导的由秦素芳等老师们演的《十送红军》短歌剧一并获得了区里的表演奖。消息传开后,学生、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管不住我的余林悌班主任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我有能力但不务正业。
本人与数理化无缘,但对文学却一往情深。《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家春秋》、《矛盾文集》、《鲁迅杂记》、《林海雪原》、《苦菜花》、《烈火金刚》、《唐伯虎》、《沈九娘》、《秋海棠》、《红楼梦》、《水浒》、《唐诗宋词》、《醒世恒言》,《毛主席诗词》等古今中外的作品都爱阅读,还摘录了许多好的字句、对白、情景,并养成了不时翻阅背诵的习惯。这些习惯和阅历不但有利于我分析剧本、理解角色、刻画性格,还为我在不惑之年发表的日文科技翻译文章增添了不少润色,当然亦对人生追求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本人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而是一个读书选择性强且有偏好的学者。
张清本姓朱,农民出生,是沪剧界继丁是娥、邵滨孙、王盘声后的第二代著名演员。他台风潇洒、扮相英俊,擅演有心机的公子少爷类角色。张清和姐姐自小喜爱沪剧,为了要当演员,他们历经艰辛苦难,最终姐姐成为与世俗抗争的牺牲者,张清则被下乡巡回演出的丁是娥发现,如愿以偿当上了演员。他嗓音条件不算太好,但唱腔自成一派,兼有小文兵的文派和王盘生的王派风格,且台上举止形态深受观众欢迎,成为追星族的对象。张清的搭档演员是筱爱琴、马莉莉,曾演过《星星之火》、《母亲》、《杨乃武与小白菜》、《白毛女》、《八连之风》、《日出》、《罗汉钱》、《丽人行》、《白莲花》、《甲午海战》、《雷雨》等许多戏。他在雷雨中塑造的周平尤为成功,倾倒了不少观众,泰斗王盘生看后大佳赞赏并在新民晚报为他写了一篇专题文章。
文章我连看三遍,张清的身世、学习的经历和成名的不易深深地感动、吸引着14岁的我,体内一股股热流使我难以平静,当沪剧演员的向往更加迫切。于是鼓足勇气提笔给张清写了一封十分坦率简短的红字信。事后才知道,红字信为绝交之意。
信发出后,心中忐忑不安,天天到传达室查看,约摸10天后,期盼的复信终于收到。看到张清叫我去上海人民沪剧团面谈,我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演员梦越做越起劲了!